2)第七百二十六章 收复通州_执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招揽了把秃孛罗后,李云天曾经问过把秃孛罗关于阿仇的事情,不过把秃孛罗也不清楚阿仇的底细,只知道脱欢十分器重阿仇,并且阿仇不仅行军打仗很有一手,而且也很有谋略,帮助脱欢收复了好几个草原上的大部落。

  由于阿仇是脱欢的人,故而把秃孛罗也不好过问太多,虽然他和脱欢都是瓦剌的大首领,但是相互间的关系并没有外界看起来的那样好,彼此也有着不少矛盾,只不过由于有着共同的敌人――鞑靼这才结盟。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脱欢杀了鞑靼太师阿鲁台后,又相继杀了瓦剌两大首领把秃孛罗和太平,进而统一了蒙古草原,给其子也先在土木堡擒获正统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把秃孛罗与脱欢之间的关系也不过尔尔。

  像以前一样,李云天并没有留在那个山丘上关注通州城里的战局进展,而是随后就返回军帐补觉,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雷婷是不会打扰到他。

  李云天之所以去补觉,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攻城计划充满了信心,故而没有必要在山丘上干耗时间,不如趁此机会养精蓄锐,以饱满的精神来迎接明天的纷乱复杂的事务。

  第二天,直到下午李云天才懒洋洋地从床上爬起来,当他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出军帐时,几名身穿官袍和便装的男子正在一棵大树下声地谈笑着。

  “参见侯爷!”见李云天出来,几个人纷纷走上前向他行礼。

  “诸位辛苦了。”李云天微笑着了头,然后走上前扶起了一名身穿便装、发须洁白的老者,笑着道,“老师,您老怎么也来了,应该是学生去拜会您猜对。”

  这位发须洁白的老者是大明原南京礼部左侍郎刘通,七十有六,洪武年间的进士,李云天当年会试的时候他是其中的一名考官,因此李云天称其为“老师”。

  六年前,古稀之年的刘铭得以致仕,他并没有留在南京城,而是回到老家通州定居,就住在通州城内。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官员的致仕年龄中国很早的时候就有明确规定,《礼记?曲礼(上)》记载载:“大夫七十而致事”。

  也就是,官员七十岁致仕,这一规定从周代就开始开始,并且一直延续了下去。

  官员的致仕年龄发生重大调整始于明朝,洪武十三年二月,明太命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至此,六十岁退休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相对于脑力劳动的文官,体力劳动的武官在六十岁时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来投入到军务中去,因此洪武十八年八月,明太祖又命内外指挥、千、百户、镇抚,凡年五十以上者许以子孙代职。

  由于明太祖的这道圣谕,大明武职官员的致仕年龄提前到了五十岁,当然了,这里面的武职官员不包括那些跟随明太祖立国的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