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7章 嘉谷的情报网(1/3)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就是说,最多再过几个月,生猪将大批出栏,届时供需关系将会彻底翻转,猪肉价格将会无可避免地下降,我们能大赚特赚的也就是前几个月了……”

  李东亮面色有些凝重。

  战略部给出的资料中有各省生猪存栏的基本数据,也有各地补栏的大体数据,可以看出丁显的分析有理有据。

  这样的话,现在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确实不是恰当时机,相当于是高点入局,但是眼看着就是低谷了。还不如将仔猪出手,趁着市场疯狂的时候落袋为安。

  齐政平静地看完资料,赞许地看了丁显一眼。

  从国家政策出台的滞后性可以看出,国内生猪市场其实缺乏一个高效的信息采集、处理分析系统,从而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生猪存栏的变化趋势,向养殖户提出补栏和停止补栏的重要预警——毫不客气地说,目前国家对生猪市场信息的掌握程度还比不上嘉谷战略部。

  这都有赖于战略部旗下齐政大力建设的信息部。

  这个信息部其实就是嘉谷的“情报局”。

  商业情报其实没有常人想象中那么玄乎,对企业来说,惊心动魄的间谍战不是他们想要的,商业间谍也不是飞檐走壁的侠客。搜集大量信息,再花大价钱请一些社会行为分析学之类的专业人士,对情报进行分析探讨,其实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欧美日的大企业,用的都是这样的体系——以搜集公开消息为主,再对公开消息进行分析,往往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历史上的格林斯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他还不是美联储主席,而是一名打工仔的时候,他对二战期间的美国飞机行业进行了分析,竟而通过公开资料,得到了美国工业用铝、工业用橡胶等等具体数据,和五角大楼储存的一模一样,当年就惊出了美国将军们一脑门的冷汗——实际上,他就是做了一个模型,然后填上数据。

  现代商业情报就是同样的套路。

  情报的作用毋庸置疑。做生意很多时候就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岛国企业家中流行一句名言:“情报就是金钱”。因此岛国的大财团都具备超强的情报能力。

  据统计,像微软这些企业的情报系统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率在17%左右,而像三井这种贸易财团则是以信息为最终的经济效益,其情报就是整个公司的命脉。

  虽然嘉谷集团目前靠的是产品而非贸易,但作为有志于成为国际大粮商的粮企,无论在上游资源端的控制或下游销售端的构建上,都需要准确的情报为决策做依据。

  现代信息技术使情报传递和收集的成本大幅下降,但是商业情报体系的建立和情报人员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建立起来的。

  现在的国内企业,正在沉迷于赚钱,还没有升华到经济的程度,更不用说枯燥无为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