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一章 洛人文明_虫族是怎样炼成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越高越好。

  为了缩减质量与体积,飞船的载重人数也是需要加入进去,在人造子宫技术被开发出来后,殖民飞船只需要携带基因库,人造子宫装置,以及一名操作员就足够了,不需要去负担大量的人员载重,这些乘员被删减掉后,大量维生区也域可以删减掉,冬眠舱只需要一个,像娱乐设施这些,飞船只需要满足一个人的需求,而没不是去满足一群人。

  至于人造子宫孕育人口所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和文明的扩张相比重要吗?不重要。

  采集者们很快便捋清楚了其中的前因后果,这些洛人的情况和帝国的种子计划很像,只不过帝国并没有解锁人造子宫技术,而是直接让女性乘员来承担人口繁殖工作。

  这个问题得到了解答后,采集者们继续询问。

  “那样恶劣的地表环境,你是怎么活下来的?我们想知道细节。”

  康纳在被采集者询问后,陷入自己在黑洞伴星上的回忆当中,语气不疾不徐地叙述自己存活的过程。

  “我的飞船在刚刚登陆那颗伴星的时候,运气并不好,很快就遭遇了星球上海啸的摧残,好在政府那些混蛋虽说没有良知,但起码还是做足了样子,足够坚固的飞船硬抗下了第一波的海啸。”

  “不过这也是极限了,飞船绝对抗不下第二波,我在迅速分析好情况后,动用飞船内的工程机械,开掘地面,在下一次海啸来临前,让飞船低于地面,然后用简易冶炼的金属板,盖于顶上,撑过后续的海啸,再到后面,我不断的加深对地层的挖掘,也就建立起一个简单的地下生存站。”

  躲过马赫海啸并不难,登陆到星球上的采集者们也同样用类似的方法做到,只要处于地面以下,马赫海啸的威力就会削弱很多。

  不过,这一方法也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采集者们询问。

  “高于地面会被海啸侵蚀,你为什么还要建造高于地面的大型金属建筑?”

  康纳微微一怔,解答了采集者们的疑问,“那个是雷达天线,我需要向我的文明发射求救信号,让他们来救我。”

  天线不能处于地面以下,那样会影响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本来距离就很遥远,再经过这样一轮信号削弱,那就更不可能将求救信号发送到母星那边,所以康纳必须让天线高于地面,可地面之上有马赫海啸,海啸必然会摧毁掉天线。

  那该怎么办呢?

  康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天线放大,建造成一种大型且坚固的金属结构,而在种种几何设计方案中,他选择了四棱台的几何模型作为天线的模板。

  四棱台是天线的答案令采集者们有些意外,这是它们所不曾想到,主要原因在于经验主义的错误,它们主观潜意识就认定了天线是一种很细很长的金属体,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将四棱台与天线联系到一起。

  “既然你已经在那颗星球地底有所发展,为什么不增加人口数量?那样应该能建设出一座殖民地。”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