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百师大战(二)_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十公里,这在以往的作战中,根本没有先例。作为黄天明个人来说,自从升任师长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师指挥部里度过的。要追忆上一次亲自带兵战斗在第一线,那要追溯到青岛之战的时候,那时他跟着杨寰宇和日本人争夺青岛的控制权。

  只是从青岛之战以后,他就没有机会再率部在第一线作战了。等到调到装甲师,机会就更少了,因为作为杨寰宇手上最硬的底牌,装甲部队就基本上没参与过国内的内战。倒是组建中东派遣军的时候有机会,他又没争上。原本以为这次第二装甲师扩编成第二装甲军,上一线作战的机会更少了。没想到,当作战计划发下来的时候,真是让他大吃一惊。

  在图哈切夫斯基亲自制定的这份作战计划里,他的第二装甲军看上去和以往的一个团也没多大差别。这种感觉是黄天明拿着作战计划,对照着地图熟悉行军路线时产生的。如果把地图的比例缩小,抛开部队的建制,整个作战计划就看上去和一个师级规模的作战差不多少了,可以说是个放大版而已。与一个师级的作战计划,派兵布阵是以营团为单位,只不过现在的派兵布阵是以军师为单位而已,作战范围更大一点的差别。有了这个感悟,黄天明才会把指挥权丢给参谋长,自己亲赴第一线参加战斗。因为他觉得,象这样三百多万军队在同一个战场上作战的大兵团作战,恐怕今生也碰不到几次,没准这就是唯一的一次。

  或许是因为苏俄方面知道高尔察克的复国军没有装甲部队,所以不管是前任的布琼尼还是现任的基洛夫,在规划建造这几条防线的时候,都没考虑到反坦克。所以在防线上,既没有开挖反坦克壕,也没有埋设反坦克地雷,更没配备反坦克武器。主要的防御设施就是铁丝网、混凝土火力点和雷场。但这些防御设施在由坦克构成的突击部队面前,几乎起不到多大的破坏作用。

  辛苦架设的铁丝网在坦克面前自然起不到任何作用,雷场布设的防步兵地雷对坦克的伤害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混凝土的火力点,往往被坦克几炮就摧毁,战壕里的士兵也成为坦克上机枪的猎物。更为悲催的是躲藏在防炮洞和藏兵洞里的士兵,这些防炮洞和藏兵洞经不起三十八吨重的坦克的重压,成了这些士兵们自己挖掘的坟墓。

  能够对这些坦克造成伤害的,就是一些七五步兵炮在近距离的直射,只是他们并没给坦克部队带来多少损失,而且往往他们只有一次开炮的机会。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接受过反坦克的训练,往往在坦克距离还很远的时候,就瞄准坦克开炮了。运动中的坦克本来就不太容易被击中,加上这么远的距离,即便被击中,对坦克的伤害也不算致命,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