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灰色星期天_请叫我威廉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和起伏的丘陵,整个白俄罗斯最高点海拔仅345米,非常适合大规模部队尤其是骑兵部队行军。因此,切尼骑兵团总是将主力部队远远拉在身后,占领一个个没有抵抗的俄国村庄已经不能给这些高傲的骑兵们带来一丝荣誉感,他们这几天所作的只是麻木的将一面面奥匈帝国的旗帜插上俄国人的屋顶,然后接受那些俄国军民鄙夷和蔑视的目光。

  对于切尼骑兵团和众多奥军官兵来说,情势从今天早上开始好像出现变化的。最先是久未露面的俄国飞机天刚亮的时候就出现奥军头顶,它们在天上一圈圈盘旋还不算,临走之前居然将几颗简易的炸弹丢了下来。由于奥军前进太快,他们的飞机和临时机场还在很后的地方,等十几架经过德国技师们加装武器的奥军飞机赶来的时候,俄国飞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待奥军飞机油尽返航之后,它们又如同挥之不去的苍蝇一般出现在天上,奥军机枪对于这些飞得比较高的俄国飞机显得无可奈何,俄国飞机扔下的炸弹威力尽管不大,却让奥军官兵们烦躁不安起来。

  在上午的时候,一小队奥军骑兵在一个俄国村庄附近的树林中偶然发现了一支俄国骑兵部队,双方发生了短暂的交火,随后占据数量优势的俄国人却选择了撤退,奥军骑兵也没敢追击,虽然双方都只有几名士兵伤亡,不祥的疑云已经慢慢爬上弗里德里希大公的眉头。

  不久之后,奥军侦察机发现在斯托尔布齐东北发现东西走向的俄军阵地和数量不祥的俄军部队,紧接着切尼骑兵团也发现自己来到了那条俄军防线前面。

  放下望远镜之后,切尼少校发觉俄军阵地的部署模式有些似曾相识——宽阔的壕沟、稀稀拉拉的铁丝网、一道道交错纵横的战壕、木石结构的碉堡。

  切尼少校对于这种防御模式印象深刻,德军曾经在华沙外围修筑的阵地以及修建中边境防线的野战防御部分都采用了相似的布置,大多数奥军将领在参观过之后都赞赏有佳,认为这将成为阵地防御的标准模式。看来在吃过德军阵地防御的亏之后,俄军也开始模仿起来。

  在奥军主力赶来之前,切尼派出5人一组的骑兵队对这里的俄军阵地进行了详细的侦察,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这条防线足足有20公里长,左翼到一条宽阔的河流为止,右翼则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城镇,城镇西面则是一大片茂密的森林。这也意味着奥军唯有突破这条防线,才能从这个方向逼进明斯克。

  对于奥军骑兵的侦察,俄军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用子弹驱赶胆敢走进的奥军骑兵,这令切尼少校对那里的俄军感到既好奇又藐视,他随后叫来自己的通信兵,“上士,你带着一个小队回去向大公报告,我们在这里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