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丨官无常法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还政给皇帝,但王允却借口皇帝年幼,坚持要遵循以往的传统。

  所以奏疏不得第一时间上达天听,也怪不得底下这些负责拟诏的尚书们。

  此时见到皇帝怪罪下来,众人纷纷七嘴八舌的为自己叫屈。

  “陛下何出此言!”

  “陛下,臣等忠心事上,未尝有一日懈怠。此事定有小人进言,离间我等君臣,臣请将其议罪!”

  穆顺听不下去了,自觉有责任维持秩序,出声喝道:“肃静!陛前喧哗,成何体统!”

  这一声倒是入了赵戬的耳,他本还在想该如何挽回局势,若是任由此发展,王允的权力将大大缩水,这可不是他们乐于见到的。

  此时穆顺的挺身而出,无疑是给赵戬一根救命稻草。

  他有意将火引到穆顺头上去,做出阉宦复炽的假象,几个尚书本来没有注意到穆顺,这回顿时以为是穆顺从中作梗,怂恿皇帝对付士人。于是纷纷对穆顺怒目以视,都将怒火转移到穆顺身上,要求皇帝下旨严惩穆顺。

  而事件的始作俑者赵温静立一旁,冷冷的观看着局势,他想知道皇帝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这决定了他们兄弟今后在朝中的立场和走向。

  反倒是穆顺这下是怕了,脸上冷汗直流,不自主的往后退了两步。关西人和关东人虽然不和,但面对可能复起的阉寺,口径却是出奇的一致。

  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就这么了结的时候,皇帝开口说话了;“刚刚谁说要下旨的?”

  穆顺脸刷的一下就白了,赶紧匍匐在皇帝身边,又惊又惧的说道;“陛下……”

  “你怕什么?”皇帝用极小的声音对穆顺说道。

  穆顺顿时安心了,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皇帝身上,只求皇帝的威势,大到能撑住这片天地。

  赵戬走上前去,做出一副忠直为国的样子说道:“禀陛下,阉寺之患,甚于洪流,如今我大汉民生凋敝,皆是历代先帝宠信阉寺之故。陛下若要匡扶社稷,振兴朝廷,须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有道理,看来你也是通晓大义的。”赵戬将造成天下大乱的黑锅全扣在宦官身上,还说的大义凛然,让皇帝不由得侧目。赵戬有急智,皇帝不愿意任由他这么说下去,他要拿回主动权:“既然你知晓大义,那我就要问了,你身为臣子,知道臣子应尽的本分是什么吗?”

  “荀子有言‘主道知人,臣道知事’。”赵戬想也没想,张口就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主的本职是选用贤人,臣子的本职是处理职责事务,两者各有分工,互不僭涉。

  这里就隐隐的表示了赵戬的寓意,是在提醒皇帝尚书台是处理国家政务的,而皇帝只负责任用贤能来处理政务,希望皇帝不要僭涉。

  赵戬历任宦职,人情练达,皇帝自进来后开口第一句话他就有了不好的念头,虽然不知道皇帝的来意,但拦住皇帝对尚书台指手画脚总是没错的。

  “嗯,你既然说了臣子的本分,那我作为天子,就不得不说一下天子的本分。”皇帝点头道,众人也都没有异议,垂手表示恭听,皇帝便清了清嗓子,道:“弱其强而治其乱,伸其屈而直其枉。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皇帝就是要亲自治理天下,让元元众生得享安宁,岂能独居一室,垂拱无为?”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