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残守孤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守军锐气。

  就这样从建安三年的寒冬到来年开春的这三四个月里,邺城几近粮绝,城中饿死者过半,审配不得不拿出自家存粮供给军需,然而仍于事无补。城中守军都认为坚持不下去,想陈兵突围,背上赵国、常山,突袭刘虞后方,与袁熙汇合。

  可是审配固执不从,他此时已经知道荀谌费尽千辛万苦穿回来的消息:袁绍、袁术、袁谭相继大败,袁氏大势已去,继续顽抗都是徒然挣扎,有识之士都要为自己像一条后路,可审配偏不这样。他自认袁绍对他有辟举之恩,‘君臣义在’,故而执意要与邺城共存亡,就连袁尚自己想突围出去都未曾动摇他的想法。

  “审正南!”冀州主簿李孚罕见的对他厉声厉色说话:“你一味死守,不知进取,可是犯了兵家大忌!去年张辽水灌邺城的教训你忘了么?”

  淳于琼心里其实早就想逃了,可谁叫他兵马损失过半,审配在邺城威望甚巨、又自视甚高,瞧不起他一个颍川人,导致他一直没什么说话的余地,如今情况危急,他不得不站出来说句话了:

  “局势尚未糜烂至不可收拾的地步,今袁公退守渤海,幽州尚有二公子拥胡汉兵马几近三万。现下朝廷大军皆举首东望,无暇顾及邺城,只要我等突围而出,先破刘虞,或是绕道上谷,与乌桓等部接应,足以扰乱冀州,解袁公之围。局势尚有翻覆之机,如此,困守孤城何益?”

  审配眯了眯眼睛,忽然看向沮授,问道:“公与可有良策教我?”

  沮授轻咳一声,慢吞吞答道:“其实突围北上,不失为一条出路。河北诸路兵马中,唯有刘虞兵马最是微弱,若是轻兵背上,趁势而袭,必能破朝廷一旅,振我气势。”他看到淳于琼雀跃的神情,苦笑着摇摇头,又转而说道:“只是城外沟堑纵横,张辽麾下骑兵神速,突围必会损失惨重,袁使君为一军主帅,此际更不能以身犯险。”

  淳于琼不由大感失望,审配的脸色却是凝重了几分。袁尚也是胆怯无谋的,听沮授、审配都不支持自己带兵突围的计策,他也不再做此想,不仅如此,既然自己轻易不能突围,为了加强自己身边的防守力量,自己就更不能分散任何兵力了。

  于是突围的讨论就此结束,全军上下断了突围的希望,是选择继续坚守待毙还是另谋生路,成为摆在当下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选择。

  夜里,沮授打扮成仆人的装束低调的潜入囚禁荀谌的地方,荀谌似乎毫不意外对方的到来。恰恰相反,他冒着风险进入邺城的理由正是需要与沮授接触,这些天他一直按捺着性子,此时果然先等来了沮授。

  荀谌虽说是袁绍战败后潜逃而来,但审配并不信他这个拙劣的理由,一是因为颍川荀氏已坐实了朝廷那一边,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