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章 短兵相接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狂风恶‘浪’之中,战斗排水量4000多吨的“德累斯顿”号大幅地摇摆着,五六米的巨‘浪’轻而易举地涌上甲板甚至漫到舰桥。

  忍着海上的颠簸之苦,360余名舰员牢牢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自舰队起锚出港已有23个小时,进入‘交’战状态也过去了7个多钟头,紧张的气氛、恶劣的海况以及不容一丝失误的战斗过程都加倍消耗着人们的‘精’力和体能,而眼下的舰况根本没办法烹煮热食,人们只好就着凉水大嚼巧克力、罐装牛‘肉’,然后趁着战斗间隙闭目养神,尽管谁也没办法让自己摆脱地心引力稍稍打个盹。

  舰桥上,穿戴齐整的德官们神情严峻地注视着伸手不见五指的海面。相比于恪尽职守的普通舰员们,他们更清楚自己这艘战舰所执行的任务和承担的风险。不久之前,他们用鱼雷击沉了一艘受损严重的英国装甲舰,这固然给“德累斯顿”号的舰史增添了值得夸耀的一笔,但看到那些幸存的英国舰员在怒涛汹涌的海面上挣扎,除少数能够撑到被救起,大部分人很快就被淹没在‘浪’涛当中,其残酷的一幕给胜利者留下了为深刻的警示:要想活着回到家人身边,最好别让你的战舰沉没。

  可是,作为一艘从属于主力舰队的侦察巡洋舰,“德累斯顿”号的任务几乎与生俱来:侦察、警戒、巡逻、探以及在必要的时候挡枪或补枪。毫无疑问,只有最后一项是轻松而又愉快的,但这样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更多时候,它和在它上面服役的人们只能顺应命运的安排。

  在这远离己方主力舰艇的海域——这种“远”不是指绝对距离,而是一种心理感官,是完全看不到友舰身影的孤寂,“德累斯顿”号带着一群茫然而忐忑的舰员朝着更加深邃的海域驶去。尽管它此时仅有最高航速的分之二,但司炉工们将12台燃煤锅炉烧足了蒸汽,以便军官们随时提高航速,而在主副桅杆的敞开式‘露’天瞭望台,勇敢的轮值舰员用捆缚的方式把自己固定在条件舰舷的岗位上,他们努力在狂风暴雨中努力睁大双眼,警惕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敌情。

  1时37分,这场发生在日德兰半岛海域的大海战即将迎来最后的高‘潮’,“德累斯顿”号上的瞭望人员突然在前方海面发现了一个黯然闪烁的光点,然后是第二个、第个、第四个。这密不透风的雨幕有效遮蔽了人们的视线,距离稍远根本发不现这些发出幽暗光芒的舰艇航行灯。根据这些航行灯的位置和往常的经验,德舰瞭望人员推断出两艘大型舰艇的存在,而且随着双方距离的缩短,他们很快从雨幕背后依稀辨认出战列舰的轮廓。一艘位于“德累斯顿”右舷前方,一艘处在它左舷前方,雄浑硕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