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九章 佛家弟子_十方凡道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毗卢那修士双手合十一礼,神态祥和:“大日如来便是我密)宗第一佛陀,毗卢遮那佛,且大日如来真经便是我祖上编撰。”

  遮那乃是古佛名号。意为平等觉、法界无量。一切佛的法身根本无分别,都是摩诃毗卢遮那佛。在密)宗法系中是最高身位之如来,为一切法相平等觉,密)宗尊称之为大日如来。

  佛陀,是浮屠的古称,这个称呼可以追溯到太古诸仙时期。

  释迦二圣创立浮屠和道门分庭抗礼,奈何当时的修行道以道门一家独大,便是魔道妖道鬼道也都以道门为尊,诸天万界万灵万类一应妖、魔、鬼、怪、精、灵者,无不参拜三元道尊。

  当时的浮屠还不叫浮屠,乃是佛教。

  浮屠,佛陀,这两个词的读音听起来就十分相似,浮屠也是佛陀慢慢演变而来。

  佛陀的意思就是大彻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意。

  在古浮屠的等阶中,最上一层就是释迦二圣,释空圣称作阿弥陀佛,为万佛源流;毕迦圣称作准提佛母,为诸佛本师。

  佛陀,便是觉行圆满。

  其次是菩提萨埵,也称须菩提,菩萨。意为觉他,觉他者,众生唯我,天道无他,众生于我无二致,能使他人觉悟者,便是菩萨。

  再其次便是阿罗汉。

  阿罗汉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一切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是伟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

  阿罗汉者,自觉者也。

  再往下便是一应比丘僧众,比丘僧比丘尼等修持佛道者。

  只因佛教教义中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语,其意类乎有教无类,被有心者曲解为善恶不分,藏污纳垢,故见佛教做大心生不忿,暗中怂恿激进派的道门弟子,引发了第一次道佛之争,也就是第一次封魔榜降世之劫。

  结果释迦二圣运筹帷幄合纵连横,几乎将太上玄元道尊门下弟子尽数送上封魔榜,太上始元道尊门下也有半数弟子被释迦二圣引渡进入佛门修行,三元道尊因此反目成仇,兄弟阋墙,自此佛门大兴,隐隐有压制道门之势,为二次争斗埋下伏笔。

  太古诸仙飞升灵空开辟仙界之后,修行道便改弦易辙以佛教为尊,号称天下百万寺庙佛教独占八分,道门也要望其项背。佛教弟子气焰日渐高涨,到处搜罗珍禽异兽收为坐骑,便是修成人形的高等精怪也不放过,这却惹恼了一尊大神。

  孔宣王。

  孔宣王本是凤凰长子,因生就一团混沌灵气,被他炼化成五道神光,又拜在太上玄元道尊门下听讲大道,修成大罗金仙,与人对战无物不刷无物不落,打遍天下无敌手,顿时惹得佛门高人一阵眼红,都想将他收入帐下。

  便是封号都替他想好了,唤做孔雀大明王菩萨。

  堂堂圣人弟子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