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杂篇 关于最近看到的几个问题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刘渊那个渊怎么来的历史上没有明说。

  文中给阿蒂拉起名字,解释那部分是我自己编的……

  不过刘渊自己倒确实是学易经的。

  顺便扯远点,匈奴当时汉化到了什么程度,举个例子吧。

  有个叫陈元达的人劝谏刘聪(刘渊的儿子)不要再修建宫殿,举的例子是“太宗(汉文帝)拥有天下,尚且不愿意建造百金的宫室,你现在只有太宗两个郡的地盘,和你打仗的也不仅仅是匈奴和南越,怎么能乱花钱呢。”

  (臣闻太宗承高祖之业,惠吕息役之后,以四海之富,天下之殷,尚以百金之费而辍露台……陛下之所有,不过太宗二郡地耳,战守之备者,岂仅匈奴、南越而已哉!孝文之广,思费如彼;陛下之狭,欲损如此)

  劝谏不要任用小人的时候,举的例子是“齐桓公任易牙而乱,孝怀委黄皓而灭”(汉孝怀帝,就是蜀汉后主刘禅,刘渊追封的);

  劝谏要听取意见的时候,举的例子是“世宗遥可汲黯之奏,故能恢隆汉道;桀纣诛谏,幽厉弭谤,是以三代之亡也忽焉”。后面干脆直接劝说“远捐商周覆国之弊,近模孝武光汉之美”。

  (世宗就是汉武帝,这里是说希望他学习汉武帝,恢复、光大汉朝。)

  另外有个细节,提到其他朝代的人物,都是带上朝代名的。但提到汉朝的皇帝(包括蜀汉),就只说谥号、庙号,不说朝代了。

  (意思是他们认的是西汉——东汉——蜀汉——自己)

  刘渊的谥号是“光文帝”。(cos谁的不言而喻)

  陈元达是匈奴后部人。

  实际上刘渊的班底里有很多都是这种匈奴儒生。(不是投了匈奴的儒生,就是匈奴人儒生)

  (有些人学术造诣还非常高。比如有个叫卜珝的匈奴人,也是研究易经的,郭璞说自己比不上他。(就是写《山海经注》的郭璞。)

  至于陈元达,他后来得罪了刘聪。刘聪一次立了三个皇后,陈元达劝不住。后来皇后靳氏淫//乱,被陈元达举报了。陈元达在各路人里威望都很高(宗室、汉胡众臣,都有宁愿辞官让他上去的),刘聪被迫废掉了她。靳氏于是羞愧自杀,但刘聪也记恨上陈元达了。

  (当然他比其他儒生还是成功多了。起码他算是成了,其他儒生驱逐后宫妖妇基本就没成功的……)

  (他也不怕死,公开引用汉儒的例子,说自己死了就能和关龙逢、比干在地下同游,不亏。)

  最后陈元达和刘聪的儿子刘易一起劝谏,刘聪撕了刘易的表,刘易愤闷而死。陈元达说“不能进言的话,还苟且偷生什么”,就自杀了。另外这些人自称汉,也有和晋对立的意思。

  按他们自己的说法,是“晋氏暗虐,视百姓如草芥,故上天剿绝其祚。乃眷皇汉,苍生引领息肩,怀更苏之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