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二章 天下熙熙 上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不要我帮忙啊。”贝阿朵丽丝看着忙碌的两人,忍不住问道。

  “你估计看不懂。”太史摇头说:“我想查一下最近各地灾情,看看调度是不是出问题了。”

  “你这边什么都有么?”贝阿朵丽丝好奇地问。

  “重要信息最后都会汇集到这里的。”太史说:“我得整理资料,把关键的部分记录下来。”

  “你们国家这么大,得写多少啊?”贝阿朵丽丝一脸不可思议。

  “不是国家。”侍女纠正道:“天下大事,我们小姐都得去一一记录。”

  贝阿朵丽丝歪了歪头。

  诸侯国和蛮夷君长的领地,确实都叫国家。但汉朝自己,到底是不是国家,就是个十分模糊的概念。

  汉朝人并不认为自己的朝廷,是和其他国家等同的概念。理论上,所有已知乃至未知的世界,或者说,“天下”,都应该接受管理和教化。但对外的时候,汉朝自己确实也有些国家的性质。尤其是视野突然开阔起来,天下变得更大、更超出自己的“天下”之后,他们自己也有些迷惑,自己到底算什么。

  按传统的思路,已经能够管理的地方,管理它是理所当然的,不会像她见过的西洲领主那样,费心思编造理由;没能管理的地方,他们就认为是自己本事不够。主张进行收缩来节省开销的人,也不对教化蛮夷本身有所怀疑,而是怀疑现在是不是有教化的能力和必要。

  一旦实力充足了,中原人就忍不住想去传播王化——他们似乎不能容忍自己的邻居生活在如此缺乏礼义的黑暗社会中。

  贝阿朵丽丝都已经察觉,中原人思维中的世界,是一个家庭的关系。汉朝是家长,周边诸国是儿子、白送的儿子、孙子、捡来的孙子——当然,或许还有些犬豕家畜之类。

  所以,汉朝人普遍认为,蛮夷归顺并且接受自己的教导,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是大家的态度,不太一致。

  有人认为主动教育蛮夷是没有用的,只能等他们自己愿意,再教导这些有心向学的人,否则只会自找麻烦,钱程等人和蛮夷打交道的机会多,就偏向于这个观点。

  但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就像父亲应该教育儿子,儿子不成材,父亲也有责任一样。所以从上古开始,历代圣王不少都有主动出击、讨伐蛮夷的事迹。

  这显然不是因为打蛮夷好玩,而是蛮夷实在……太蛮夷了,放着他们不管,简直是对人伦礼教的亵渎。所以对于教育蛮夷,这些士人甚至有种责任感,会十分热情地主动输出教化。

  太史小姐也给贝阿朵丽丝说过这些事情。按她的考证,这种事情,几千年前,五帝的时候就开始了。贝阿朵丽丝怀疑,教蛮夷做人,已经是这些中原人的本能行为了——连太史本人,都喜欢没事儿教教她。

  她与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