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章 布局和记_重生之实业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又讨论了一些工业地产的投资后,周家杨也离开了办公室。

  陈志文看了一眼远处的和记大厦,心中感慨万分,在香港待了两年半,准备了两年半,现在准备对英资下刀了。

  柿子当然得挑软的捏,和记与怡和虽然都是香港四大洋行之一,但现在的差距可谓天差地别。

  怡和集团旗下两大核心资产,置地与九龙仓,一个掌握着中环十几栋摩天大厦,一个掌握着香港大量未开发其处于黄金位置的地皮,虽然有一定的负债,但中环收租实在是太香了,基本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等到两年后,怡和在海外投资的几个大型项目亏的惨不忍睹,置地在香港多年的利润被消耗光,才开始虚了起来。

  而和记集团,去年就开始虚了,在之前地产与股市发展良好的周期内,和记的大班祁德尊为了扩大和记的规模,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收购,短短几年之内,和记控制的公司超过360家,上市公司超过26家,这也给和记带来了巨大的负债。

  经济好的时候规模越大,股价越高,再以股价抵押获得资金再收购投资,再提高股价,再抵押,无限套娃,祁德尊用的就是这个很平常的招数,再过几年的陈松青也会一样。

  但这种操作,一旦碰到经济危机,股价暴跌,在银行的抵押品就会不足,银行为了风险控制就会要求增加抵押物或者偿还贷款。

  不过以和记集团的实力,虽然股价跌了,但贷款还是正常还,所以银行还是没有催款,一切跟正常一样。

  但殊不知,祁德尊一直在透支和记的利润来偿还贷款,甚至为了维持股价,将一些不动产卖了,计入上市公司净利润,再分红给股民,这种饮鸩止渴的操作,让和记在73年初的经济危机后硬是坚持了一年多。

  祁德尊的逻辑很简单,他知道整个公司亏损严重,所以硬撑着等待经济危机过去,只要经济危机过去了,股价上升,那自己的抵押物价值提高,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这个逻辑还是跟几年后的陈松青一样。

  只是可惜,等了一年半,股市没有回升,一直跌倒了谷底,而和记集团之前接了瑞典银行的贷款,货币为瑞典法郎,偏偏瑞典法郎突然币值大涨,和记光是在外汇波动的损失就超过1.5亿。。

  这件事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和记的股价跌到谷底,从73年初接近70亿港元的市值,跌倒了74年12月的4亿港元。不知道多少股民没死在去年,却死在今年和记的股票之上。

  而未来的一年,也就是1975年,和记凭借着其大而不能倒的特性一直在硬撑,各家银行也不敢过分威逼,要不然破罐子破摔,银行也得死翘翘,不过坚持了大半年后,祁德尊还是无力回天,最终被汇丰强行接手。再之后,就是后世无数人熟悉的故事,李嘉成在1979年从汇丰手中接手和黄。

  这一世,陈志文虽然早布局收购九龙仓,但第一个真正动手得必然是和记集团,柿子当然得挑软的捏,而且,这件事上,最麻烦的不是股市,而是债务问题,收购和记的股票其实不难,哪怕是被曝光了,多花一点钱就能解决,但债务问题却很麻烦,和记的债务高达15亿港元,旗下上市公司欠的还不在里面。

  但这也是收购以后的问题,先收购到手,只要自己能证明自己有能力管理和记,那各大银行也只能默认这件事了,这也是为什么陈志文一直试图与汇丰打好关系。

  在香港,做生意还真的离不开汇丰的支持,当然,暴利的实业除外。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