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6章 授业_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系却是不可能的。

  赵柽也料这支西夏军队肯定派人绕过峡口关,往北面顺州找李察哥,就是不知道双方会约定何时一起进攻,眼下顺州那边军马未到,想来还会有些天数。

  城外西夏军此刻有些着急,本来想撞机会看能不能拿下峡口关,却一直失利,虽说够不上什么损失惨烈,但却总是退出了百里开外,算是亏败。

  这时,中军大寨内正在议事,西夏军的主帅乃是静塞军司的都统军颇超芒锋。

  下面还有两个主将官,分别是嘉宁军司和祥祐军司副统军,大将十几名,都神色复杂凝重。

  这颇超芒锋也算是西夏的名将了,镇守边境二十年,和宋军打过大仗小仗无数,因为军司正对的是泾原路,便是一直与种师道打来打去。

  种师道就是世所言之的老种经略相公,大宋西军三大势力之一种家的当代家主,官任泾原路经略安抚使。

  大宋西军的大将门其实只有三家,那就是折、种、姚,而小将门则不下十几二十。

  折家乃最大将门,世袭河东路府州知州。

  府州在黄河北岸的石山梁上,城墙依山势而建,负山阻河,地势险峻,乃历来兵家鏖战之地。

  太祖之时便将府州知州位置封给折家,如此要地能直接给折家世袭,可见对其的信任,整个大宋再无第二。

  当年的麟州杨家只算普通将门,而且杨家最初其实乃折家的手下,所谓杨业的夫人佘老太君,其实就是折老太君,乃是折家女下嫁杨家。

  折家在河东,种家和姚家则都在关中,两家不和,当年姚平仲就是与种家子弟打架,打出的不小名声。

  如今种师道率兵北上攻辽,泾原路无力西进,只能防守,颇超芒锋这才放心挥军峡口关,想要收复此地。

  中途他又与黄河那边撤回的半数西夏军汇合,近六万兵马,想打峡口个措手不及,结果却是毫无寸功。

  不过之前他就已经派人绕过鸣沙江,往北面顺州送信,好叫李察哥得知自家陈兵峡口关南,若李察哥同意夹攻之策,必然会约定时间。

  其实颇超芒锋心中还是想自己夺回峡口关,毕竟此乃大功一件,可眼前看来,希望渺茫不说,简直就是绝不可能,也只好原地等待顺州那边消息。

  西夏众人议了半天事情,全无头绪,便只好散去,颇超芒锋下令小心防守,别叫宋军偷营,接下便只能默默等待李察哥回信。

  赵柽在峡口关内同样给诸将议事,其实说是议事,倒不如说授业。

  大堂之内,足足百来号人,军中卫长以上官职全都到了,仿佛蒙童一般,坐在椅子上,听赵柽说话。

  赵柽瞅着下面这些人,读过兵法的不超过十个,剩下甚至连史上一些军事名家都不知晓,就更别提看过其所写的东西了。

  可打仗不是请客吃饭,初时倒还能凭借勇猛、运气、大势等因素打些胜仗,真正的作战久了,对抗、胶着、乃至覆灭对手的一些战争,光凭着一腔热血和运气可是不够的。

  无论主帅,还是下面带兵的大将,必须要懂兵法,知谋略,有一套自己的作战本领。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