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六章 国子监第一天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老老实实地坐在课堂上。”

  王云的嘴角飘过一丝笑意,继续追问道:“要是知道规矩行情了,还会老实地留在课堂上吗?”

  “看情况吧,要是老师讲得好,就好好听;要是讲不好,再说吧。”

  赵司业脸色一板,呵斥道:“荒唐,这广文馆是你想来就来,就走就走的地方吗?”

  岑国璋笑了笑,手往周围空荡荡的座位指了指。

  赵司业和几位监丞、主簿老脸一红。

  岑国璋开口继续道:“这世上最贵重的就是时间,无论做事读书,都要耗费时间才有效果。而人生就短短几十年春秋,按六十岁来算,换作日子,也不过两万一千九百多天,换成时辰,不过二十六万两千多时辰。”

  “可是人还要吃饭睡觉休息,算下来要减掉一半的时间。那人这辈子就只有一万零九百多天,十三万一千个时辰。可中间万一发生点意外,比如遇到天灾,染上重病,眼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

  “所以时间苦短,这里浪费一个时辰,那里虚度一日,那么去做正事的时间就少了一个时辰,少了一天。所以学生觉得,老师讲得好就花时间多听,讲得不好,就不要听,免得浪费时间,虚度生命。”

  一位胡子都白了的老主簿,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岑国璋哆嗦道:“你就是如此尊师重道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有的老师,拿着一本书,摇头晃脑地念一遍,然后叫你自己体会。我要是能自己体会,有得着来学习吗?这样的老师,只有师者之名,实际上是在谋财害命。只有像至圣先师,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知之、学以致用,才真正当得一句师者。”

  几位老夫子听到前半截,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正要打断岑国璋的话,可是听到后半截,把至圣先师孔老夫子抬了出来做典范,谁都不敢吭声。

  王云仰首大笑,笑完后突然脸色一变,声色俱厉道:“伶牙俐齿,巧舌如簧,难入大道!你来这广文馆有何用!看你还是赶紧哪里来,回哪里去吧!”

  说完,拂袖离去,其余几位也一脸幸灾乐祸地跟着离去。只留下目瞪口呆的三人。

  怎么回事?不应该是我语出惊人,一语切中要害,然后昱明公大喜,爱才心切,收我做弟子,皆大欢喜。

  剧本哪里不对?曾葆华,丘好问这两王八蛋难道没有跟昱明公沟通好?那你们三天两头在我耳朵边鼓捣,什么拜在昱明公门下有多少好处,昱明公如何思想开通,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师兄弟们又如何相互敬爱友善。

  好了,现在我是热脸蛋贴了冷屁股。

  嗯,不对。昱明公刚才语气上是很生气,但是脸上的微表情却不是生气的样子,还有一种欲说还休的含蓄藏在里面。难道他有什么深意,没法现场表达出来。

  好像这种高人收徒弟都喜欢玩点花头,仿佛这样才能衬托他的身份和名望。

  让我好好想想。哪里来回哪里去?我从富口县来,回富口县去?不对。我从豫章来,约我到豫章会馆。嗯,也不对,我目前下榻在豫章会馆,曾葆华是知道的,有事找我,直接去就好了,何必多此一举。

  豫章?嗯,想起来了,豫章洪州有座滕王阁,景朝初年有位才子做了篇《滕王阁序》,千古流传。自己听曾葆华说起过,京师南城就有一座滕王阁酒楼。

  难道昱明公在考验我?那我得出发了,他不是在话里说,叫我赶紧哪里来回哪里去。

  想到这里,岑国璋朝夏自身和林泽友拱拱手,扬长而去。

  继续求票求收藏!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