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零二章 他们输得不冤枉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月初二,轻取了嘉兴、湖州等地,兵峰向苏州、松江府逼近。”

  岑国璋等杨宗烈说完,走到正墙跟前,指着贴满了标识和行军路线的地图说道:“九灵山大败的前后过程就是如此。大家先说说,官军大败的原因是什么?”

  “是军令不一,许多客军指挥不灵。各部队各自存有私心...”

  “粮草紧张,使得官军求战心切,掉进了叛军的圈套,被牵着鼻子走...”

  “各方给予右都督府的牵制太多了,万遵祥为首的前敌将领,无法把全部心思用在打败敌人身上...”

  刘载义站起来,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实官军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比如勇卫左军,火枪火炮齐全,又经过近三年的训练,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韧性差,我想叛军韧性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天下没有哪支军队,能像我们把作战韧性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进行加强训练。”

  听到这里,众人都轻笑起来。

  “镇戎军和边军就不用说了。九灵山伏击战,叛军集中了近十万精兵,十比二,还动用了火枪火炮,打了一天两夜,才把处于不利地形的边军和镇戎军歼灭。可见镇戎军和边军的战力确实很强。”

  “守备和卫镇军虽然差,但是这两三年朝廷也严令整饬过几回,多少恢复了一些战力。叛军,说是额外整饬出十六万大军,可还不是由青壮仓促变成的?训练和装备还不如守备和卫镇军呢!”

  “所以属下觉得,关键还是在京营禁军。万遵祥用这支军队守杭州城,是最大的败笔。湖州、嘉兴以南的浙江,除了明州城,悉数沦陷于贼军之手。”

  “官军南下,等于是在敌区作战,收复的杭州城是它最大的支撑点。一旦失去它,十几万官军等于孤悬在外,粮草补给全部被切断。偏偏万遵祥用了京营禁军去守这么重要的地方,被叛军抓住机会,一击而中,立即占据了主动权和优势。”

  薛孚赞同道:“载义说得对。使用京营禁军,是万遵祥的失着。但是对于他来说,可能也是迫不得已地苦衷。京营禁军里,皇孙国戚,公侯后裔,权贵子弟,听说还有几百号。死十个八个,也能对付过去。要是这几百号全完蛋,万遵祥就没法交代了。”

  众人都在摇头,“老万这仗,实在是打得窝囊。不是被叛军打败的,完全是被朝廷里那帮坑爹货个打败的。”

  看了一圈众人,岑国璋敲了敲地图,“现在大家是不是可以总结出一个经验来。战场最先坏事的,是整支军队中最薄弱的那一点。就好像一个水桶,漏水总是从最低那块木板开始。所以,找出敌我双方的最弱点,掩护好自己的,打击敌人的,是非常重要的。”

  众人纷纷点头。

  这时,一位军令官来到门口,带来最新的东南军情。

  “初九,万遵祥在苏州城自杀,初十,叛军攻陷苏州城。叛军主力分两路,一路沿运河北上,直取常州、丹徒,直逼江宁。另一路调头东进,进攻松江府。”

  岑国璋站在地图前,盯着看了好一会,许久才说道:“江宁很难保得住了。澹然的压力,很大啊。希望他能坚持到增援的那一天。”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