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章 科举九经_重生西游之我爹黄袍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有些刺眼的阳光。

  此时,金瓶儿已经将早饭做好了,青菜豆腐和一碗稀粥,很显然家里的存粮不多了。

  李天权看在眼里,却没有多说,用过早餐后,他进了书房。

  这是一个小房间,窗纸隔着,光线幽淡,显的静谧,木栅小窗前有着一张木榻占了半间。

  墙角还放有一个书架,上面有着几卷旧书,书页泛黄,一看就知道传了很多年了。

  李天权得了这身份之前的记忆,知道唐朝科举与后世明清时期完善的科举制度不同。

  只有秋闱和春闱两场,并无所谓的乡试、府试、会试、殿试。

  大唐科举的应试者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即官办学校的学生,乡贡即各地人自学或在民间私塾学成。

  各地乡供举人的“发解试”都在头一年秋天举行,被称为秋闱。

  而通过秋闱的乡贡举人,在第二年的春天前往长安尚书省参加考试,也被称为春闱。

  因此先过秋闱,合格之后,在春闱考试后高中,才能成为进士。

  李天权一边翻看着面前的书卷,一边整理着自己脑海之中的记忆,然而仅仅是初步了解就让他感到头大。

  大唐的科举考试,能够自由选择科目,只要通过任意一科的考试,都可以成为进士。

  具体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等。

  其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热门,其他科目参与者人数很少。

  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而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

  李天权沉吟良久,毫不犹豫的决定参与明经科的考试,他虽然两世为人,但要说诗赋和政论证论,那完全是一窍不通。

  就算现在临时抱佛脚,也难以比的过那些诗书传家的文人子弟。

  倒是明经科主要依靠记忆和背诵,如果能够将考试典籍录入到系统之中,那对自己而言,就如同开挂一般,可以尽快的完成科举任务。

  李天权将关于明经科的记忆仔细查阅,这才明白,唐朝明经科考的是九经。

  这九经又分大、中、小。

  大经有《礼记》、《左传》;

  中经有《诗》、《周礼》、《仪礼》

  小经有《易》、《书》、《公羊传》、《谷梁传》

  然后以通经比例来决定等第,通五经者最高,通三经者次之,通二经者最次,而后分别授官。

  其中,通五经者,大经、小经皆须通;通三经者,需通大、中、小经各一部;通二经者,需通大经一部加上小经一部,或取中经两部。

  这时代,书非常昂贵,书架上一共有六卷经书,还是当年此身父亲遗留下来的。

  李天权看着这些书卷,片刻后拿定主意,心中念头一动,“将六卷经书录入系统。”

  一道半透明的系统光幕顿时出现在眼前。

  宿主:李天权

  年龄:6岁

  境界:凡俗

  天赋:奎木天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