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2章 破济南士绅妥协,定兖州孔家遭_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2章破济南士绅妥协,定兖州孔家遭殃(求追订月票)

  李献忠下令攻城之后,辽东军的火炮便开始向着济南城倾泻炮弹。

  此前辽东军使用的红夷大炮其实都是模仿西方的滑膛加农炮。

  只不过辽东军的颗粒化黑火药有白糖加持,使得他们的红夷大炮无论是火力还是射程都超过了目前同样规格的西方火炮。

  但这也仅仅只是火药配方上比西方更加先进,所以优势并不大。

  其实红夷大炮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舰载炮,并不是特别适合陆战。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李献忠虽然不会造炮,但还是可以给那些专业人士一些建议。

  目前李献忠手下有3个火炮专家。

  第一个自然是“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

  不过宋应星是一个全能型的科学家,火炮并不是他的专长。

  相对来说辽东兵工厂的韩公公以及被做通了思想工作的孙元化可就十分专业了。

  李献忠给他们提出了线膛炮的概念。

  线膛炮是在炮管内刻有不同数目的膛线的火炮,膛线能有效保证弹丸的稳定性,提高射程。

  滑膛炮顾名思义,炮弹是前装的,炮弹直接从炮口滑落下去。

  线膛炮的弹丸因弹带直径较火炮口径略大,故弹药一般从炮尾装填。

  弹带与膛线密合,可防止火药燃气泄漏,保证火药燃气对弹丸有足够的推力,以增大射程和提高射击密集度。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线膛炮颠覆了传统的火炮,是火炮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不过制造的难度很大。

  首先需要优质的钢材,确保炮管能够承受膛线发射的冲击。

  其次在炮管内刻膛线,并不简单。

  其实线膛炮的样炮几年之前就已经被制造出来了。

  但是膛线技术无法量产,制作周期很漫长,且成品率低,导致这种火炮无法量产。

  经过了几年的时间,辽东兵工厂改进了原先的水力机床,大大缩短了线膛炮的生产周期,才开始列装辽东军。

  李献忠南下就携带了这种新型的线膛炮。

  明军模仿荷兰人的18磅红夷大炮射程为5-6里,辽东军此前的18磅舰载红夷大炮可以打出超过7里的射程。

  这种最新型的18磅线膛加农炮,射程可以达到10里。

  为了配合这种后装炮,辽东兵工厂对炮弹也进行了改造,使得其的威力更大。

  而且这种火炮的炮击精准度,远远高于此前的红夷大炮。

  经过反复测试,他的射击误差小于5米。

  由于侯恂狂妄,很不幸济南城成为了这种新型火炮的实验品。

  整整40门18磅线膛加农炮在济南城外依次排开,然后无数炮弹在济南的城头上炸开。

  直接炸塌了济南的城楼。

  而炮弹产生的巨大冲击力,更是对城上的士兵造成了巨大的杀伤。

  虽然他们在城上堆的沙袋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