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四、大鱼上钩_纵横宋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到这么细,它根本就无法保暖,因为它没有毛衣这么柔软有弹性,无法织在一起。”

  文天祥听到这里,不禁大失所望,只得断了这个心思。

  他大失所望,但是有人充满希望。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小吏肖化东。

  “敢问刘掌柜,这个毛衣,原料是什么,难道是与毛有关?”肖化东想了想,心里灵光突现,向着刘明全请教。

  “汝果然有心思,会动脑筋,”刘明全欣喜打量肖化东一眼,口里称赞不已,“它确实由毛纺织而成,它就是羊毛。”

  肖化东感觉不可思议:“羊毛,那么毛衣为何不是黑色,而是白色,难道赵家庄用一种染料,把黑色染成白色不成?”

  “这个汝想错了,它不是用山羊毛织成,而是用绵羊毛织成的。”刘明全哈哈大笑,感觉肖化东既聪明,还可爱。

  听到刘明全哈哈大笑,肖化东有些不好意思。

  “奇怪,真是奇怪。”他又闻了闻,感觉不可思议:“羊毛的膻味极重,为何这个毛衣竟然没有膻味?”

  其实这个毛衣也有味道,乃是刘明全的汗味,他自然不好说出这个味道。

  “羊毛当然有膻味,”刘明全先是点头,接着话题一转,“不过小圣人发明了一种物事,可以在制作过程消除这个膻味。”

  “毛衣太完美了,不知价格如何?”肖化东感觉自己心差点跳了出来,忍不住说道。

  不但他如此,所有之人一起望着刘明全。

  “它的价格是一两银子。”刘明全淡淡说道,给出答案。

  肖化东不禁惊呼一声:“什么,这个物事要一两银子?太昂贵了吧。”

  “昂贵,它有裘衣昂贵?它仅仅只有裘衣一成而已,而且比裘衣还要暖和。”刘明全淡淡回答。

  肖化东不好意思,说出理由:“可是它的原料用羊毛,那么物事一直当废物扔掉。”

  “那是以前,从现在起它就值钱,而且以后羊毛很快就要涨价。”刘明全一边分析,一边耐心说道,“从羊毛变成毛衣,难道不要成本,小圣人还要依靠它养活五万流民。”

  “这个能够养活五万流民?”肖化东觉得难以理解,“听说这五万流民,绝大部分是老人妇襦童子,如何养活?”

  “这五万流民来到西县,几乎是身无分文。”刘明全郑重地说道,“小圣人不但要给他们活路,要给他们有住宿、有衣穿、能够吃得饱,还要保证那么童子每个能够上学读书。钱从哪里来,就从毛衣得来。”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个已经不是小康,而是大同。”梅守听到这里,不禁出口插话,赞同不已,“西县难道要做到大同吗?”

  “然也,大同一直是小圣人的追求目标,目前已经基本上在金堂县、昌元县等地实现了。小圣人当然在西县也是这样想的,可是胡人突然送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