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七十七、吏部沦陷_纵横宋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平依然淡定从容:“如果不能办实事,如果他们被架空怎么办?”

  如果朝廷硬要任命官员来,这些官员不论在如何厉害,在昌元县及赵家庄镇只有架空的一份。

  赵家庄镇的各房典史小吏,不是其它地方那种可以随时可以开革的临时工。

  他们全部都是正式编制吃皇粮,能够独挡一面,赵家庄极为忠诚。

  因为他们能够有今天,全部都是赵家庄的缘故。

  同时现在赵家庄镇已经有了县丞钱绍,即使来了一个辅佐的主簿,也闹不出什么大风大浪。

  但是赵平考虑比较长远,应该防微杜渐。

  要知道,即使千里也长堤溃于蚁穴。

  朝廷显然是在试探赵平底限,这次是主簿,下次说不定就是知县、县丞之类。

  余玠在一旁没有说话,他早已知道是这个结果,在一边悠悠闲闲喝茶。

  “架空?”景东脸色微微一变,一边喝茶,一边陷入思考之中。

  作为一个朝廷命官,如果被架空,那个就是无能的表现。

  如果被上司考课(政绩考核)为差评,必然会让吏部官员面子无光,也会影响对其它官员的任命。

  景东脸上阴晴不定,好不容易来到四川,没有料到竟然如此灰头灰脸,这让他如何回去向上司交待。

  余玠看到双方有些冷场,于是向着自己主簿唐毅倒了一个眼色。

  唐毅哪里不会意,马上从余玠背后出来,先给景东醉春风茶叶加水。

  接着他微微一笑,其笑容也让人如沐春风:“子西(景东字),尔等吏部官员子弟来赵家庄学堂读书,必然欢迎之极。”

  景东一愣,心里仿佛看到黑夜的一道闪电,不禁抬头向着赵平望去。

  “吾等欢迎京城学生来赵家庄学堂读书。”赵平欣赏看了唐毅一眼,立即欣然答应。

  对于朝廷官员,赵家庄毛衣、蚌仙油、醉春风等土特产当然是必须准备的。

  唐毅此举其实暗示,赵家庄学堂将会对吏部官员子弟特别关照。

  “这,让吾想想。”听到此话,景东一边喝茶,一边继续思考。

  大宋的科举可以说史上最厉害的考试,不但要糊名,而且还要把试卷抄写一遍,让考官很难发现原来考生。

  也就是说,在大宋科举考试,想作弊非常艰难,你想到的是,朝廷已经想到的。

  更何况,大宋科举机会也不多,三年一次,每次录用也不过三四百人。

  可以说科举之路难度之大,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

  但是到了赵平,用秀才考试方法,让学子有了第二条仕途之路。

  秀才考试前三名推荐给礼部,赐予同进士已经成为惯例。

  即使没有考上前三名,前十名也是典史,也有机会晋升为官员。

  如果资质更差,只有进入前百名,虽然是小吏,同样吃皇粮。

  赵平之所以答应,也有自己的考虑。

  其实这些官员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