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八十九章 御厨世家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明白,其实那意思就是请“张大勺”的父亲进府做“外烩”包席。

  如果看看前门每天卖一百个白水羊头的“羊头马”,只靠小吃的手艺就能住大宅子,养活仨媳妇,一大家子人。

  也就可想而知,张家的日子过得有多么滋润了。

  所以实际上,不夸张的说,“张大勺”一落生,也是在一座三进带跨院的大宅子中。

  作为张家唯一的独子,在幼年时期,他的玩具中,也不乏小金锭和翡翠琢成的小壶。

  而且别看他过得一点不比世家少爷差,但却没有世家少爷身上的臭毛病。

  因为张家是手艺人,“张大勺”的父亲打小就让他跟着自己学厨,绝不养少爷胚子。

  偏偏“张大勺”还有这方面天赋,一看就通,爱吃爱做,满京城的找好吃的好喝的。

  小小年纪就懂得把番菜的方法与之结合,创造出“面包鸡”、“法令大虾”这样的时髦新菜。

  这既让张治自豪,也让张家的“外烩”包席更出名了。

  哪当老子的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琢磨着自己儿子,大约是一辈子都不会受穷的。

  只可惜啊,不读书的手艺人见识终归有限。

  张家人的心思都在灶头上,认识不到比家更大的还有国,每个人总要受到时局的影响。

  他们当时可不明白,仅靠手艺立世,是创造不出一个安乐窝来的。

  而关键时候,走运和背运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就因为不明理,兴许犯一个糊涂,就会追悔莫及。

  或许是中了一种因果魔咒,注定了从哪儿拿来的东西,就要还回哪儿去。

  张家父子的命运终究因宣统这位逊帝再次发生了转折。

  1932年,溥仪上了长春,就打算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

  因为不满意东北的厨子,带去的人手又不够,他就派手下去寻访旧人。

  手下们来到京城呢,就挨个打听旧时养心殿御膳房的老人在哪儿,希望他们能过去帮忙。

  没想到大家都嫌弃路远,也烦日本人,谁都不爱去。

  而以实际情况来讲,也实在没几个人走得脱。

  因为御厨啊,这招牌就值钱。

  像“抓炒王”王玉山为代表的老御膳房的人,当时在北海五龙亭东边已经办起了“仿膳茶庄”,买卖红火得很。

  其他的人也多数在京城的大饭庄子里找到了事由,人家有必要去吗?

  结果这帮手下是四处碰壁。

  这样找来找去,最后他们把主要目标就盯在张家父子身上了。

  因为一,虽然慈禧在老百姓口中没什么好名声,可她对张家父子却是“贵人”。

  张家人自打出了宫,一直念着老太后的好儿,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儿。

  其二呢,张家人不但手艺好,还有心病。

  张家父子确实是真本事,在大内御厨里无出其二,不但精而且全。

  有了他们,那就等于御膳房的活计都拿得起来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