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九十章 盛宴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热闹的开场,真是让在座的大部分人都产生了“我们正在首都的中心”的幻觉。

  这种身居盛宴现场的荣耀和满足,真的不亚于头一次参加国宴。

  所以等到“牧马人”代表三家主办方宣布宴会正式开始。

  在民乐演奏家古筝、琵琶的奏响的恢宏大气的音乐声中,当八十多个服务人员开始上菜,人流如云穿梭与后厨、殿堂时。

  宴会现场彻底成为了欢笑幸福的所在。

  在座的来宾们,没有一个人不鼓掌喝彩的。

  随后每个都尽力做出最优雅的姿态,微笑着互相举杯,谦让着先后动筷。

  年京和江惠两口子,当然不会例外。

  虽说早已经参加过不少次饭局和宴请了,可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识过,像这样从场地、布置、流程、服务和菜色,统统高标准、严要求,一切细节都让人满意,挑剔不出毛病的宴席。

  像江惠在部队文工团的时候,每次下地方部队表演,各地部队都会热情招待。

  可问题是部队摆宴都在大食堂。

  实惠是实惠,酒肉肯定管够,但口味、菜色和营养搭配就不行了。

  根本吃不着什么能显出厨师水平的好菜。

  结婚之后,江惠和年京因为都是单位的年轻骨干、科级干部。

  借工作之便吃吃喝喝的饭局虽然不在少数,可基本上也就限定于京城有名饭店、饭庄。

  菜肴口味确实好吃了,这没错,但服务和环境却仍然不尽人意。

  哪怕他们和哥们姐们聚在一起,会赶时髦图新鲜,去老莫和新侨领略下异国情调。

  但人的素质又决定了这种西餐聚会的本土化特征。

  时代烙印让男男女女愤世嫉俗、脏话连篇,也难得感受到真正的优雅。

  唯一算得上有水准的宴请,也就是他们偶尔沾沾江惠父亲的光,能跟着老爷子参与一下京城饭店和四川饭店的宴会。

  不过实话实说,尽管这样的机会是尤为难得的。

  但这种场合的重要性和服务人员见官大一级的态度,却同样让江惠和年京难得自在,反而举手投足都要谨小慎微。

  总之,宁卫民在坛宫摆的宴席太与众不同了!

  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感到不虚此行!

  如果这里不是天坛的皇家建筑而是西方国家的花园别墅。

  那么年京和江惠肯定就会认为,宁卫民是把外国电影场面的完美的复原了。

  至于宴请上那么多高不可攀的大人物和社会名流的出席,更让年京和江惠彻底刷新了思想上的认知,再度改变了对宁卫民的观感和态度。

  应该说,此时他们心里虽然已经对宁卫民刮目相看,不敢再怠慢。

  但他们何尝想象得到,宁卫民的身份和地位,已经到了能和市领导、区领导,甚至法国大使馆的参赞和外国记者把酒言欢的程度呢?

  那么多的局长、处长、会长、院长,全都笑眯眯地友好的对待宁卫民。

  他们看得出,那可不是居高临下,长辈似的的亲善爱护,而是不敢小觑的平等相待。

  所以他们这才明白了宁卫民为什么对他们的圈子从不热衷,不把他们这些人放在眼里。

  为什么?

  因为人家是和他们这些人的老子们打交道的。

  那自然犯不上在他们身上耗费时间和精力。

  还有那么多,只能在电影和电视上见到的著名演员和书画家,也对宁卫民相当熟稔,似乎是老朋友般的亲近。

  反观他们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同事,却差不多都是这些人的影迷和歌迷,巴不得能和人家合个影呢。

  总之,恰恰是这个不同寻常的盛宴,才让他们更清楚的认识到宁卫民是什么层次的人。

  这小子,隐藏的可太深啦!

  怪不得他敢直率的拒绝江浩、吴深和李仲的要求!

  他的确是块铁板,有这个说“不”的资本。

  甚至应该说,事后人家没继续较真,跟江浩他们下绊子为难。

  是很大度,很够意思的。

  否则,只要想,肯定能让江浩也“摔上一跤”,而且十有八九“摔得很难看”。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