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九章 放权_千金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复书点了点头,赞道:“难怪你把后宫打理得这么井井有条,原来是治理有方。”

  赵学尔笑道:“前朝有例可循,我只是借鉴了而已,陛下不必夸我。陛下细看看这两份陈条有什么不同。”

  李复书心知赵学尔会这么说必有用意,便细细地看了起来。

  他看完了之后,总结道:“一份详尽具体,一份有详有略,且不但能给出解决之法,还能举荐办事之人,实在再妥当不过了。”

  他举起第二本,感叹道:“这份札子真是比起宰相们写的也不输什么了。”

  朝中官员本已经是集天下之才,而宰相们又是非朝中最贤能之人不能胜任。他们写出来的东西能够令李复书满意,在他看来那都是应该的。

  但后宫的管事们虽说也是有品有级有官衔,但实际他们都是宫女或者侍从出身,他们无论是才还是能都十分有限,别说跟当朝的宰相们比,就是一般的官员恐怕都比不上。

  可他们呈上来的东西却能让李复书都忍不住赞赏,他不由得心中感叹,赵学尔确实会调教人。

  赵学尔道:“若是他们知道陛下竟然把他们与朝中的宰相们相提并论,不知道要高兴成什么样子。”

  李复书知道赵学尔把后宫管理得好,虽然高兴,只是......

  “这与魏可宗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赵学尔道:“魏相身为宰相之首,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此宰相之职也。我听说他还时常亲自受理辞讼案情,日不暇接,安能助陛下求贤乎?”

  “所以我想着宰相们决议全国庶务,确实政务繁重,陛下不若让宰相们把各省各部的细务都交由下面的侍郎处置,唯大事上奏由宰相决议,如此宰相们才能有精力替陛下选求贤才,也不会出现像魏可宗这样因为政务繁重而累病的事情发生了。”

  李复书恍然大悟。

  魏可宗一病,他便急着找人接替他的职位,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所以才心焦上火。

  但若是让宰相们把各自的细务都交给侍郎,他便不必急着选魏可宗的接任之人了。

  而且正如魏可宗所说,朝中的其他大臣们也需要展示才能的机会啊。

  他若是让宰相们把细务交给侍郎们打理,侍郎们尽早掌握各省和各部的事务,就相当于他一下子得到了数位预备宰相,将来再有宰相之位出现空缺,他也不必担心找不到合适的人接任了。

  第二日刚一下朝,李复书就兴冲冲地与宰相们商议这件事情。

  “你们不但每日要在政事堂商议朝中要务,还要处理各省各部的细务,实在辛苦。朕想过了,宰相的首要之务是广求贤人,随才授任。从今日起,你们便把手中的细务都交给下面的侍郎处置,唯大事上奏由宰相决议。”

  李复书乐呵呵地看着宰相们,想着自己这么为他们着想,他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