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四章 时疫_千金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表。

  李复书看着底下那些倒戈赞同改革的权贵派,心中暗自欣喜,赵学尔与他说的策略果然奏效。

  改革之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需要一步一步筹谋,一步一步开展,循序渐进,才能顺利推进。

  针对改革之事,赵学尔给李复书的第一个提议便是从官员勋贵子弟中考核选拔官员,爵位继承者若是通过此考核,可获得李复书亲自颁布承袭爵位的册书,以此来改变曾经无门槛的恩荫替补和爵位继承制度。

  她建议李复书推行改革的第二步计划,便是用看得见的好处,瓦解权贵派内部。

  权贵派之所以能够一代一代地延续至今日,并不全是靠祖先的功劳和庇护,更因为虎父无犬子,代代出人才,才能继承祖宗家业,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对于这样的权贵派,他们先时反对改革,不过是因为改革给他们造成了不便利,而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通过考核。

  但,当他们发现改革能够让他们的子弟获得更大利益的时候,他们便会立马倒戈,支持改革。

  所以,最终反对改革的人,便是真正无德又无才的人了。

  让这样的人做不了官,也继承不了爵位,这便是赵学尔和李复书的目的。

  朝中大部分人都同意改革,他们再怎么不同意也不能阻止改革的推进了。

  但这些权贵派又必然不愿意放弃恩荫和继承爵位的机会,那怎么办呢?

  那就想方设法用他们的家财和资源精心培养家中的子弟,直到能够通过考核,再恩荫替补官职或者继承爵位。

  如此一来,国家的人才变多了,官员的素质变强了,吏治更加清明,百姓自然受惠。

  考核过后权贵们呈现两极分化,改革初见成效。

  李复书十分高兴,只觉得赵学尔当属首功,但赵学尔已经是皇后,升无可升。

  于是李复书十分大方地赏了赵家无数的财物和国公爵位。

  由于李复书当初悔婚,心中一直愧对朱志行父女,所以在此之前,朱志行因与皇家结亲得了国公的爵位,而赵同却只升了太子宾客的闲职,连个爵位也没有。

  所以外界常常猜测,赵学尔不如朱倩受宠。

  此时李复书突然恩赏赵同国公的爵位,外界便以为如今在宫中,赵学尔终于胜过了朱倩,获得了李复书的宠爱。

  所以赵家如今在京都一时声名鹊起,风头无两。

  改革之事刚走上正轨,赵学尔便又要马不停蹄地准备亲蚕礼了。

  亲蚕礼是由皇后所主持,需在养蚕时节率领诸妃嫔、命妇祭天祈求风调雨顺,并且亲自采桑喂蚕,以鼓励百姓勤于农桑纺织。

  亲蚕礼是在京都北郊的皇家桑田举行,为期两天。

  赵学尔和陪祀人员提前两天就进行斋戒,朱倩身为一品贤妃,自然也应该参加亲蚕礼,只是春寒料峭,她不小心着了风寒,不能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