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一章河清海晏_长歌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是河西的教育普及后,报纸的大量刊印后,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

  这也就使得河西成为整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无论是制度还是生产力皆是领先世界的,既然如此那文化必定也会成为主流。

  拥有丰富的物质后,其他产业也在迅速兴起,其中速度最快的便是文娱产业,新疆府的歌姬,东京城的清倌人,西夏的良马赛马,辽朝的饰品等等这些都在向河西集中,更有西方的诗人、学者前来交流。

  于是乎世界各地的富人都被吸引过来,这其中不光有大宋,西夏,辽朝的富人,还有大量来自西方的富人。

  如此一来凉州府的地价自然水涨船高。

  这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现在反馈到了裴承文这里也反馈到了叶安这里。

  卖地赚钱当然是可以的,叶安不会犹豫,但如何卖地,如何赚钱其中却是有大学问,叶安不会允许凉州府的土地价格被炒上天。

  虽然一时鼎盛,但却不会长久,还会引发出崩塌之后所带来的灾难。

  为此叶安与裴承文二人召集了“大政府”中的官员商讨对策,如何合理,不引起动荡的卖出凉州府内城的土地。

  更直白的来说就是如何最大程度上的保证凉州府甚至是河西的百姓不受影响,而最大程度上的赚取外来富人的钱财。

  最终讨论的结果出来了,在一众官员甚至是学者的“头脑风暴”下,得出了最佳解决办法,那就是集中化买地。

  将要外来的富商购地范围限制在内城的一个独特的区域,并给出一系列的特殊政策,让那里成为收割……不对,接收外来富商的高档区域。

  在每个河西官员眼中,卖地的收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富商带来的财富,如何通过土地留住这些富商,并从这些富商的身上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富人又不是傻子,甚至有很多人成为富人都是依靠聪明的头脑,他们来凉州府是单单为了消费吗?当然不是,是为了在赚钱的同时顺便享受河西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

  既然这些人是来赚钱的,那就需要投资,店铺是投资,店铺中的伙计是投资,如果你的生产放在大宋,或是别的地方,那运输成本是不是更高了?应该放在河西啊!

  只要在河西开办工厂,那就需要雇佣河西的百姓,需要向河西缴税,在河西消费,最后这些钱还是留在了河西。

  在叶安的引导下,这场会议非常的成功,官员,学者纷纷献计献策,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把这些外来富人,商贾留在河西,还不能让人家觉得自己亏损。

  这便算是定下了大放下,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叶安与裴承文也就不用具体叉手细节事物,交给下面的官员去做便好,人家是专业的……

  上班的时间谁还不想摸个鱼?叶安便热情的留裴承文喝茶,顺便聊聊工厂向新疆府,甚至是还没彻底安定的安西转移之事。

  不过就在两人端起茶盏准备喝茶的时候,却被巨大的欢呼声所吸引,门房不顾四周诧异的眼光冲进叶安与裴承文所在的花厅。

  气都没喘匀的老头居然能跳脚大叫:“河……清海……晏!河清……海……晏!”

  “老张头,你慢点说,再背过气去,怎生就河清海晏了?”裴承文怕他死在花厅,皱着眉头的开口,甚至让他坐下说话。

  倒是老张头不顾这些,扑通一下跪在叶安面前颤声道:“叶侯,真的是河清海晏,湟州境内绥远关附近的湟水清澈见底!”

  就在叶安还在思索湟水清澈与圣人有什么关系时,边上的裴承文“嗷”的一嗓子便跳了起来哦。

  就算手中的茶盏掉在地上瞬间四分五裂,这货也不是不管不顾,嘴里反反复复就是念叨着那么一句:“黄河清,圣人出!”

  “黄河清,圣人出!”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