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五章“溜号”的叶侯_长歌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制大于人治,让人情完善法制。

  只不过为了大局考虑,有时候他自己也要做一些河西官员们不喜欢的事,就比如这次南下。

  狄青与徐用章南下是去西南建设水师,据点,但他南下却是要去川陕四路,用诚意去说服一些人。

  川陕四路虽然距离河西遥远,中间还隔着一个秦凤路,但川陕四路对河西却有着相当不错的好感。

  当然,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秦凤路已经名存实亡了,大宋对秦凤路看似有着实际控制,可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州府已经投入了河西的怀抱。

  尤其是在河西拿下兰州后,秦凤路几乎从中被一劈两半,会州,巩州,秦州以东还在大宋的控制之下,西面的积石军,廓州,河州,洮州,岷州,阶州都已经受到河西的影响而悄然改变。

  地方官员虽然不断更替,但百姓和底层官吏却是不会变得,各个州府的守军也不会发轻易调动。

  而这些人的生活逐渐与河西产生紧密联系,就像当初湟州一样,百姓们情愿自己的土地属于河西成为河西的一部分,也不愿背负大宋沉重的赋税。

  河西对他们的进行的经济,文化输出也在逐渐收获成效,这些州府的商贾,百姓,甚至连地方乡绅都开始排斥大宋的统治,原因很简单,他们的生活已经与河西密不可分。

  农人的各种农副产品被河西收购,还来的钱财再用来购买日常所需,并且还有存于,这日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好日子!

  至于商贾便更是如此,地方上的乡绅多有产业,与河西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就更好,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机会移民河西,甚至是把孩子送去河西读书,生活。

  人是用脚投票的,哪里的生活好,哪里可以得到更为公平的环境,人就会往哪里去!

  虽然落叶归根,可这并不妨碍一代有一代的年轻人走上追求幸福的道路,所以这些州府的百姓无论贫贱,都向往河西,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州府如同湟州一样并入河西。

  在如此环境下,河西的影响力空前强大,且不断的向南渗透,也在向东渗透,大宋并未察觉到这一点,主要还是封建时代的统治讲究的是中央集权,对于推行“强干弱枝”的赵宋天家来说,只要东京汴梁不受影响,那地方上的动荡,叛乱,都不会成为大问题,无论地方州府如何叛乱,他们都没有实力对帝国的统治造成威胁,一旦“天兵至,贼必败亡”。

  可惜,局势正在不断改变,直到现在大宋还没认识到,河西已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就算是对辽朝,叶安也毫无胆怯,至于大宋他真的不想挥兵南下,让汉家生灵涂炭。

  对付外族和对付本族完全是两回事,都是汉人,都是汉家骨血,内战之下终究会出现可歌可泣的英雄,叶安无法对他们下手。

  成王败寇说的好听,可事实上却要有多少无辜冤魂为胜利者与失败者买单?

  关键这些人还是被迫的,没有选择的,一旦大规模的灭国战开始,一旦双方彻底撕破脸,那便要无所不用其极,而战争最重要的准则便是尽可能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以河西现在的战力,在大宋的版图上推进并不困难,可每一步的推进,每一次的攻城拔寨都要死伤多少都百姓?

  而老赵家不可能妥协,更不可能为了百姓而妥协,于是乎叶安只能用蚕食的方法来不断的同化四周的土地,不断的向东,向南延伸。

  此次南下川陕四路也是如此,川陕四路最重要的州有四个,成都益州、汉中利州、三台梓州、奉节夔州,分别对应了四川的东南西北。

  只要这四州之地稳固,则川陕四路无虞,叶安南下就是为了向这四州之地的商人,学者,甚至是官员表达诚意的……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