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六章北伐、北伐、北伐!_长歌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不是将帅之才,但在训练士兵,组建完整的军队体系上却有着非常老道的经验。

  在蜀中招募士兵对他来说手到擒来,本就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又给出相当好的福利条件,蜀中的大小伙子们如何能不愿投入河西军中效力?

  何况在组建川军之前,叶安与温中梁便向蜀中百姓发话,所有在蜀中招募的士兵皆为川军,既然是川军就以保卫蜀中,保卫家园为己任,非万急之时绝不出川!

  蜀中百姓原本被大宋当年的调兵之策给坑惨了,对所有的征兵都有严重的抵触情绪,好在叶安亲自发布告示,否则就算温中梁说破大天蜀中百姓也不信。

  随着一小部分蜀中汉子进入新军之中,全新的编排方式,全新的武器装备,全新的福利待遇,全新的晋升制度,都让他们有了极大的积极性。

  “好铁不打钉,好男要当兵”已成为蜀中男儿的口头禅,汉家人是从来不畏惧战争的,他们畏惧的只是输掉战争!

  蜀中有了今日的景象,谁还愿意回到之前大宋统治之下的模样?

  于是乎,“参军护蜀”以成街头巷尾的口号和美谈,尤其是那些不怕苦,不怕累,在军中训练中得到表扬的人,他们的家人居然能看到河西的官员亲自抬着牌匾送到家中。

  虽然不知“训练标兵”是什么,但那一袋袋的白面、稻米的福利却看得街坊四邻眼红。

  叶安临走之前还特意交代温中梁,务必在军事建设的同时发展蜀中的经济,毕竟这里有着成熟的商业体系,若不发展实在可惜。

  还有一点便是种植辣椒,虽然他把辣椒带到了大宋,但在眼下辣椒在大宋仍属于奢侈品的行列,一小罐的辣椒粉在东京城能卖出数贯钱的天价。

  蜀中若是大规模的种植辣椒,生产辣椒制品,尤其是与酱料结合,那必然会垄断大宋的辣椒产业,让蜀中的经济跟上一阶台阶,也让蜀中百姓的生活更好。

  为此抽调河西官员前来蜀中就成了当务之急。

  好在叶安有一个稳定地大后方,秦慕慕在河西主持工作,在大政府的配合下不断的培养年轻官员,官员还是够用的。

  说来可笑,大宋那便冗官,冗军,冗费,而河西却是缺官,缺军,不缺钱!

  叶安与秦慕慕的政策其实很简单,就是可持续发展,所有河西占据的土地都要发挥作用,或是在军事上,或是在经济上,都必须有它的价值。

  如此一来蜀中已经被叶安打造成为一片固若金汤又财富满溢之地。

  这些还要全赖大宋的支持,因为河西的商业已经成为大宋离不开的存在,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工业,大宋都无法完全禁止双方之间的互通有无,否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体系之下,亏损的必是大宋!

  榷市在大宋与河西之间已经不存在,把商业交换限定在一个固定趋于?那不等同于增加成本吗?

  河西与大宋之间的贸易是商队与运输队结合的行事,商队自己前往大宋各州府以及东京城自由贩卖,或是商贾把自家货物交给运输队,然后由庞大的运输队运往东京城交由当地的分号进行贩卖。

  这也使得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入河西,税收也流入了大政府的财政之中。

  因此种种,叶安便有了北伐的信心,这也使得当初他与狄青,丁小乙,关万山等人制定的北伐先决条件彻底达成。

  当然,重要的是辽朝现在正陷入一场内乱之中……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