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二章三叔_长歌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陵坊的坊市已经称为东京城中最热闹的街市,虽然在有些人的眼中这依旧是小打小闹,但只有叶安知道这么做是为何,培养市场,树立品牌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而这段时间,信陵坊的广告却是也不曾减少,自从与罗青山和他的丐帮闹翻了之后,叶安便完全不用在意乞丐的问题。

  东京城中的乞丐,至少左第二厢的乞丐都知道信陵坊不是他们能所以去的地方。

  并且叶安还发现了一个比乞丐更为完美的宣传媒介,东京城中的说书人,这可是真正靠嘴谋生的人,算是一种舆论喉舌。

  只不过在大宋,说书人也是有等级之分的,好一点的会在勾栏、瓦舍之类的地方,但那里都是店家花钱雇佣的,剩下来的大多是些在酒楼正店或是脚店中“打野呵”的存在。

  当然,脚店中的说书人倒是挺多的,因为脚店乐让这些说出人给自家的店铺招揽生意,并且只需给些润口钱就好,不需要多大的花费,至于这些说书人的经济来源,全靠看官的打赏。

  但就是这样一群人却被叶安所看重,他们的宣传可比那些乞丐要有利的多,虽然费用贵了些,但相比信陵坊的收入还是九牛一毛。

  坐在馄饨摊前的叶安看着站在路口在阳光下扯着脖子如同连珠炮一般喷出刚刚才想出的顺口溜,顿时觉得这钱没有白话。

  一旁的葛善书觉得这就是有钱没处花了,毕竟说书的打野呵站在路边说着奉承话,半天下来就能赚六十个大子,这钱也太好挣了些。

  但叶安和秦慕慕却听得起劲,尤其是听到说书人不知从哪编出的精彩段子,便同路人一起叫好。

  在他们夫妇二人看来,这就是最好的广告,也是最好的营销手段之一。

  这种插入广告的方式的营销往往能吸引更多的人,不光是信陵坊,酒楼正店,脚店中也满是这样的说书人,多少有点抢夺资源的意为在其中。

  叶安知道很快这些说书人就会无法进入那些他们熟悉的酒楼正店之中了,因为这就是在人家店铺中当场砸饭碗。

  你在高阳正店中说信陵坊的酒水是东京城最好的,价格公道味道好,那不就是在说高阳正店中的酒水“垃圾”吗?

  时间长了,别说是高阳正店,便是路边的脚店也不会让说书人在其中宣扬信陵坊的好了。

  越来越多的人前来信陵坊的坊市中购物,这也在不经意间形成了一种广告效应,毕竟叶安对信陵坊各家店铺的要求就是物美价廉,童叟无欺。

  做得好,还便宜,这才能快速的占据东京城中的市场,给百姓们创造出一种下意识的消费观念,认为买东西就要去信陵坊,否则便是花冤枉钱。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这句叶安与秦慕慕说笑的话语,在无意中成为信陵坊的营销观念,并且非常的成功。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