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八十九章 夏府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谁?”再三确认了,那就是一个人后,杨修心有余悸地问道。

  “梁雨山。”

  杨修虽不知道这个人,但听姓氏他也能猜出些许,那就是这个人,必然是梁祯的家丁,而且地位还不低,再结合梁祯昨夜遇险一事来看,这人极有可能,就是透露梁祯行踪的叛徒。

  “修必须要见司空一面。”

  “明早之前。”黑齿影寒左臂轻抬,杨修只听得“叮铃”,定睛一看,原来这是一块上面系着小铃铛的木牌,“给司空一个答案。”

  借着长明灯的烛光,杨修一看,方才惊觉,这木牌上刻着的,竟是缉事曹的标志。看来,梁祯是将这件事,全权交给他负责了,如果他做得好,那说不定,就能从此平步青云。当然,要是做不好的话,那只怕,杨修就得像这密林中的枯骨一般了。

  因为,梁祯随时都有可能,在暴怒之下,亲手毁掉自己的基业,从一个志在天下的枭雄,变成像李傕等一样,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武夫。

  行刺当朝司空,背后的难度,绝非《史记·刺客列传》中的寥寥数语可以概括的,就拿豫让行刺赵襄子一事来说,史书只会告诉你,豫让刺杀了赵襄子三次,但它绝对不会告诉你,豫让是如何得知赵襄子的具体行踪,又如何选择行刺的时机及地点的。

  因为这刺杀行动的每一步,都是需要经过缜密的谋划,并反复推断,演练,而后才能实施的。可以说,行刺,就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因此,想要找到逃离的刺客,就更难了。

  然而,杨修的时间,却只有短短的四个时辰。因此,聪慧如杨修,闻其曲,便已知其意,那就是黑齿影寒要的,根本就不是真凶,或者说,不是谋划此案的真正凶手,而是要借此契机,搓一搓冀州大族的锐气。

  因此,杨修直接揣着令牌找到了甄尧。根据司空府颁布的法律,任何人只要见了缉事曹的令牌,就有义务协助缉事曹的吏员办事。而缉事曹的吏员,凭借这种带有铃铛的令牌,便可以拘押任何一人十二个时辰,以问询自己想知道的事。

  甄尧算是半个高层圈中人,对这种令牌自然是相当熟悉,因此,他一见杨修拿着这令牌来找他,首先是大吃一惊,接着宽宽的额头已是冷汗密织。因为,他怎么也想不到,出身四世三公弘农杨氏的杨修,竟然会是缉事曹中人。虽然,这只是一个黑齿影寒刻意造成的误会。

  杨修知道黑齿影寒心中的小九九,但对此他也不欲替自己分辨,因为他本就把心一横地要在梁祯的幕府中混出名堂,因此,世人是迟早都会知道他已经投靠了梁祯的。既然早晚都要被世人知晓,那早一点跟晚一点的区别,对杨修而言,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甄兄,最近盐铁商贸,利润几何?”杨修将双手背在身后,令牌套在右手食指上,然后围着甄尧,在烛光昏暗的房间中踱步,他每走一步,令牌上的铃铛便响一声,听着,就像来自地府的招魂铃。

  甄尧的身躯,以肉眼可见的程度开始颤抖起来,如果他的并非富可敌国之人,如果他并非袁氏的亲戚,他或者还可以其气定神闲地跟杨修交谈,但只惜,他不仅富可敌国,而且还是袁绍的亲戚。

  这意味着,梁祯对他动手时,理由不仅比对其他冀州士人更充足,而且必要性也更为强烈。

  “德祖,你想要什么,直说便是。”甄尧决定示弱。因为,对于商贾之家而言,妥协,有时候反而会得到更多的利益。

  “我要一个答案。”杨修将黑齿影寒的话原意奉还,末了还加了句,“天亮之前。”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