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0983章 对策_买来的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艾……艾看来,只要能调动兵力,破敌一路,则余路自败。”

  邓艾是司马懿破格提拔上来的。

  原因就是他这几年来,在关中屯田方面取得极大的成效,为关中大军提供了大量的粮食。

  同时这也是司马懿在看出诸葛亮打算赖在五丈原,与自己长久对峙后,毫不担心的底气。

  只是屯田归屯田,打仗起打仗。

  邓艾从头到尾,基本也就是在清扫北地郡的胡人部族时,捡了些可以忽略不计的军功。

  所以他能进入司马懿的帅帐中议事,大伙看在大司马和粮食的份上,也不会过多说什么。

  哪会想到这个家伙站在最末的角落里,居然敢抢在大伙的前头,给大司马提出军议?

  当场就有人讽刺道:

  “艾尚未言明有几艾,安敢妄言军事乎?”

  于是不少人便窃笑起来。

  邓艾脸都气红了,大声道:

  “《论语·微子》有语:凤兮凤兮!此非一凤乎?昔汉之周昌,期期不能言,然萧何、曹参皆卑下之,汉高祖惮之,吕后跪谢之。”

  “昌能期期,吾何不能艾艾?”

  此言一出,竟是说得众人无言以对。

  司马懿闻之,更是惊异。

  只是看到众将脸上多是有鄙夷之色,司马懿心头一动,咳了一声:

  “好了,吾早已有计较,大家不须多争,也免得伤了和气。”

  诸将看到大司马都这般发话了,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他们却是没有想到,待军议散了之后,司马懿又让人悄悄把邓艾召了回来:

  “军中诸将,要么是多立军功,要么是勋贵之后,唯有你,既无立有军功,又非出身大族,故难免会遭到他人排挤。”

  “如今你若欲改变他人想法,非是与他人相争,唯一途径,便是多立军功,知否?”

  当年邓艾在汝南时,同郡一长者观其家贫,资给甚厚,他最初竟未曾表示出任何感谢之意。

  由此可见,邓艾实是心高气傲之辈。

  他得司马懿破格提拔之后,军中诸将看他不顺眼,他亦从未想过要与他人好好相处。

  故他与军中同僚关系并不算佳。

  此时听得司马懿私下鼓励之言,邓艾不禁奋然请战:

  “若大司马有意与葛贼决战,艾愿请为先锋,为大司马大破蜀虏!”

  司马懿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数十万大军隔水相持,又岂是一战而决之的事情?此莽夫所为是也。万一事有不谐,岂非国之罪人?”

  天下初乱时,诸侯混战,多算得上是乱打一气,甚至哪方的勇夫多一些,谁就是强者。

  但越到后面,两军对阵就越发讲究兵法谋略。

  因为乱打一气,不讲谋略的家伙都消失在战乱里,要么就是成了雄主的爪牙。

  就如现在魏蜀两军对峙,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不过是先在试探对方的耐心。

  如果耐心足够,双方都没有因为急躁而露出破绽。

  那下一步就是小规模的进攻和防守,进而找出对方可能存在的不足。

  就是到两军大规模对战的时候,也要保留五分防守,以免一败就沦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在司马懿看来,曹真就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拿武皇帝征战四方时的想法,欲一战而下,这才被冯永抓住机会,一击而溃。

  司马懿觉得邓艾乃是可造之才,于是对他略讲了几分自己的心得。

  以大司马的身份,亲自对自己讲解两军对阵之要,邓艾大是感动。

  “故吾这里,怕是一时之间,用不上先锋。”

  司马懿最后总结了一句,然后顿了一顿,看向邓艾:

  “不过你方才在帐中所言,在吾看来,确也是有几分道理。”

  “冯贼既已现身,则蜀虏意图自明。我军将士多于蜀虏,光是防守,难免被人言畏蜀如虎。”

  “倒不若想办法主动出击,以寻敌之疏漏。”

  邓艾听到大司马竟是同意了他的看法,大是兴奋。

  司马懿见此,又是微微一笑:

  “在吾看来,欲寻诸葛亮之疏漏,怕是难矣。不若另寻他处,士载以为如何?”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