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8 解决御史_文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要么得罪皇帝和群臣。得罪了手下大不了换个位置,得罪了皇帝和群臣,后果就严重了。

  此言一出,一众御史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愤恨,身为御史们的头头不替自己说话反而在关键时刻把手下的人全卖了,自然招人恨。

  “臣也以为御史权柄过重,需要加以限制。”

  “臣……”温彦博看了一眼手下的御史们,又看了一眼用愤怒目光看着他们的群臣,心下叹了口气,知道自己这个御使大夫的位置是坐到头了。

  “现在不是追究谁的过错的时候,我问的是你对群臣所言御史风闻奏事之权过重有何看法。”李世民不满的道。

  温彦博那叫一个尴尬,心中也有些发憷,说道:“臣御下不严还请圣人治罪。”

  “温卿以为如何?”李世民自己也被吓了一跳,不过面上不动声色,转而问御使大夫温彦博道。

  朝堂上一大半的臣子,不分文武全部站出来声援岳山,那场景之壮观亘古少有。一众御史也被吓了一跳,也忘了再弹劾岳山了。

  “臣也赞同清水候之言,御史权责过大必须要限制啊……”

  “是啊,不需要任何证据,只需要怀疑某个人有罪就可以肆意弹劾,致使群臣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长此以往谁还敢出仕为官……”

  “圣人,清水候此言在理,监察御史风闻奏事之权过大,应当限制。”

  然后……

  群臣都露出意外的表情,别人刚弹劾你舞弊,你不急着自辩反过来说别人权力太大,这是什么操作?

  ????

  “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圣人,我觉得御史风闻奏事权力过大,理当限制。”

  “风闻奏事?就是说不需要任何证据,只要听到风声就可以随意在朝堂弹劾他人了?这权力也太大了。”岳山直接就站出来道:

  “不敢,我等御史风闻奏事,现在天下士子群情激奋,圣人不得不重视啊。”一名御史马上回道。

  “你们的意思是此次科举确实存在弊情了?”李世民饶有兴趣的问道。

  科举舞弊就这样被摆在大唐君臣面前。

  这天小朝会,十几名御史同时站出来奏报此事。

  其实不用这群学子告御状,事实上朝堂也因为这份名单起了波澜。

  “走走走……”

  “……咱们先去贡院门外抗议,然后再去皇城门前告御状……”

  “?”

  “??”

  “???”

  “等等……你们谁知道那群棣州土包子住在哪?”

  “……”

  “算我一个……”

  “走。一起去。”

  “咱们去找那群棣州土包子去,看他们有没有脸要这个成绩……”

  “……”

  “我也早就发现了,上榜的十有八九都是吹捧新学……古学派上榜的太少了。连庐州范家的三郎都没有上榜,要知道范三郎可是名震天下的士子,许多大儒都赞不绝口……”

  “而且你们发现没有,非棣州的士子能考中的也全是新学士子,我遵古学派十不足一,名次还非常靠后。”

  “棣州四年前连家像样的书院都没有,这才三年多就冒出来这么多拔尖的读书人?我是不信的。”

  “做学问可不像是赚钱,找对了方法一年就能有亿万家财,但读书不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就算有名师教导没有十年八年也别想出成绩。”

  “还有脸把所有人的试卷都贴出来,骗谁呢。他是主考事先就知道考题了,必然提前把试题告诉了棣州那帮士子。”

  “姓岳的太嚣张了,简直就是视国法如无物。”

  “舞弊,这必然是舞弊,棣州五十五名士子全部上榜,只要有脑子都知道这里面有问题。”

  就算今天他不提出来,早晚也会出台新的政策。只是事情恰好都赶到一起了,他借用百官的意志暂时让御史体系失去了运转。

  没有了风闻奏事的御史,剩下的反对声音不足为虑。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