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九十二章 香港总票房_香港之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子川大概看了一下,陈柏祥统计的资料很详尽,清晰的表表格一目了然,后面还带着分析,每年票房增长份额,还有观影人数变化。

  198o年港产片电影正式迈入高增长期,排名全年总票房收入1843o3469港币,值得一提的是,后座票价才8港币,总观影人次是23oo万。

  分析一下前排数据,王子川倒吸口凉气,怪不得香港可以支撑起如此庞大的电影市场,卲氏还进行了工业化生产,23oo万人次,对于5oo万人口来说,简直是疯狂了,平均每个人每年要进4至5次电影院,如果后世中国各大城市都有这样的成绩,那内地市场绝对越美国。

  8o年代最早期,香港电影可说是青黄不接期,7o年代的文艺风早已远去,接下来是一堆神怪片及功夫片没有特定的路向,亦只有第一位的《师弟出马》是千万票房电影,邵氏跟嘉禾可说是旗鼓相当,2o

  大内各自占6部及5部电影,这时候的卲氏还没有没落,卲逸夫雄心依旧。

  1981年港产片电影全年总票房收入为241911574港币,比198o年增加了57oo多万,原因是座票价提高了2元,达到1o港币,这一年最值得主意是新艺城幕后金公主迅抬头,这间在往后几年呼风唤雨的电影公司,在1981年票房前2o名中,金公主占了有7部之多,龙头大哥邵氏也只有7部。而嘉禾更被前后被夹攻(金公主加上一些新晋电影公司),2o大中只有3部是嘉禾出品,而电影喜剧也开始抬头,比如追女仔片的鼻祖‘追女仔’及‘鬼马智多星’都位列亚、季之位。

  看到这里,王子川下意识看了眼王金。追女仔系列就是此君代表作,当初卲逸夫很欣赏王金,卲氏兄弟的导演都是工资制,无论电影卖不卖座,拿的都是死工资,按照票房设定工资等级。千万导演拿的薪水与百万导演的薪水绝不相同,而王金很特别,一向吝啬的卲氏兄弟竟然允许王金分红,虽然只有2%的分红,但是在当时的卲氏兄弟还是独一份。

  1982年港产片电影票房全年总收入为4o411647o港币。对比198o年增加了2倍,后座票价又增加了2港币,达到12港币,这一年是令人鼓舞的一年,因为全年总票房对比1981年有三分之一的增长,更有

  8部过千万票房的电影,但最辉煌则莫过于新艺城制作的《最佳拍挡》,这部电影不单是部过二千万票房。更是香港开埠以来入场最高次数的电影,以当时后座票价为12港币计算,过二百万人次曾入场观看而当年的香港人口都只有五百万。绝对是空前绝后,如果换成现在的香港,票价24港币,票房将是4ooo万,要知道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