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4章:大明之声_位面旅行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并不想连太子朱标死于皇帝之前的先例也相仿。虽说皇太孙确实不错,可这个兆头实在不好。

  朱元璋不就是立了皇太孙为帝,最终才被燕王靖难给搞下去了么?反正朱棣不喜欢重复这些对自己不利的故事,最好皇位还是一代传一代比较正常。

  此时的唐少哲还不清楚朱棣的心思,等到他知道了之后虽然很想一笑了之,最后却也不得不专门给朱棣解释了一番天命,并尽量为之宽心。

  直到唐仙亲口保证,朱棣的太子绝对不会比他先死才终于放心。反正在草原会盟大典之后,身为天可汗的永乐大帝近距离感受到了国师大人的威势,越发崇拜起来了。

  但是从这一刻起,朱瞻基就始终在唐少哲的身边,以再传弟子的身份就近学习。果然在唐少哲有意隔绝了儒生们过多的影响力后,朱瞻基的发展和历史轨迹出现了偏差。

  后世谁都知道大明的日不落帝国是永乐大帝朱棣所建立的,可是真正将之发扬光大的却是宣宗皇帝朱瞻基。正是他全盘继承了祖父政策,并继而大肆发扬下去,才开创了大明赫赫有名的“仁宣盛世”——甚至连寿命也远远超过了历史水准。

  ※—※—※—※—※—※—※—※—※—※—※—※—※—※—※—※

  “日月之声?这又是什么东西?”不怪朱棣疑惑,他从来没有建立过相关概念。

  唐少哲考虑半响,才算是使用极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举出实例来解答。事实这个想法就是最早的电台广博而已,唐少哲希望可以通过类似的技术条件来实现朝廷政策的宣传。

  自古以来,有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断句关键点究竟何在争论无休。有人认为断句点是这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也有人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两者断句只差一点,可是意思却大相径庭。

  谁都知道古文没有标点符号,古文记载当中的很多字句都需要者人工断句来理解其意思。这就造成了一长篇文章相同的文字,可是却会在者当中出现不同的理解。

  华夏自古都是官僚社会,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位者和寻常人之间的信息接触量之间的差距。即便是网络社会依旧未改,位者有内部参考消息来获知很多寻常人不知道信息。

  社会想要向前发展,就应该减少类似的信息接收不均衡状态。真正想要达到情下达或下情达的状态,全方位的信息透明和公开是很重要的。

  假如说现代信息社会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多方面的信息咨询,那么古代信息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往往很多官员就是借此来谋私利。

  譬如某地受灾,皇帝得知后免除了该地民众应当缴纳的税收。按理说这应该是皆大欢喜,可事实结果却未必如此。最终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