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1章 宣密行政专署和津遵关行政专署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力也没得说,朱由检的想法是最好让他这几年升到六部主官或者是内阁阁臣的位置上来。眼下朝中重臣,没几个是朱由检真心想用的人。

  关于宋应升的人事安排,朝臣们并没有站出来掣肘,明眼人都知道皇帝对宋家兄弟尤为重视,而宋应升的能力又没话可说,这个情况下站出来反对,哪就是找不自在。一把手皇帝任命了,其它的官职还有很多空位哪,没必要硬抢。

  谷蕘/span“陛下、密云知县有了空缺,不知用何人来填补?”周延儒并没有描着两个专署的空缺岗位发力,而是将目光盯在了密云知县的位子上。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别看密云知县的品级比专署的官员低很多,可不要忘了,这地方是现在大明的第一税源地,在这个地方做主官,谁都知道会前途无量。真因为现在级别低,才显得更为重要,是提拔和锻炼年青官员的好机会。

  “太师、你觉得何人去密云任职比较妥当?”

  “臣有两个人选,一个是侍从室的刘理顺、另一个是吏部的方以智。”周延儒顺着杆子就将两个他看好的年青官员推了出来。

  这两人朱由检也有关注,确实是年青官员中比较优秀的人。周延儒能推荐他们,看来是动了一番心思。

  老周当然是动了一番心思,刘理顺一直在侍从室当差,与内阁打的交道比较多,同时又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将他提拔起来,对老周好处无穷。而方以智才名远播,现在又被东林排斥,这时候伸个橄榄枝,等他发展起来,老周同样是受益无穷。是的、像老周这个年纪,是到了考虑以后朝局的时候了,自己就是再能干、精力再好,也不可能再在首辅的位子上待十年。与有可能走上前台的新势力结个善缘,是十分明智的事。

  “让方以智到密云做知县吧,刘理顺到遵化州任州令,先磨砺一下看看他是否有当亲民官的能力。”仔细琢磨了一下,朱由检觉得还是让方以智当密云知县比较合适。这两人都没有当主官的经验,但相对来说方以智在独立处理问题上能力可能会更强一点。刘理顺还是得有人带带才能行,遵化那边刚开始宋应升肯定会花很多精力在上边,让刘理顺跟着学习和锻炼一段时间再说。

  “陛下、宣密专署的专员,当用何人?”吏部尚书李日宣见老周举荐官员成功,忙插话进来,他害怕自己插的晚了,重要官员的职位全被别人安插完。

  “尚书以为何人能任此职?”

  “臣认为、翰林院的魏藻德才学具佳可担此任!”

  魏藻德?要不是李日宣提醒,朱由检都想不起来还有这么号人物存在。此君可是真实历史上自己最后一任首辅,这样的人还是不要让他冒出来为好,免得他再弄出啥祸事。

  “宣密专员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不可轻授给没有治政经验的人,魏藻德有些不合适,他还需磨砺。这样吧、由晋地难民安置署督办马士英兼任宣密专员,内阁和吏部再推荐一个有亲民吏才的行署长协助马士英展开工作即可。”宣密一线是难民安置的主场地,让马士英兼任专员的职位,既能解决他目前的行政待遇问题,又有利于难民安置工作开展,一举多得,是比较合适的人事安排。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