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5章 北直隶户口考大学有优势!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缴农税,冲着这个朝廷也要做些补偿。甘蔗没有两头甜的,前段时间官府贴榜说我们两县将和北直一样实行新政的时候,可是有不少人说风凉话,说我们是要跟着北直受苦。”

  王家两兄弟喝了一顿茶后,基本将消息打探的差不多了。去北京考大学,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竞争对手根本不想他老爹说的那样没几根葱。什么最高二取一!按现在这情况来说,理政和理工两个大学的录取率很可能会上五比一甚至更高,农大和师范也不是想上就能上的。

  尽管如此,两人还是决定去北京碰碰运气,录取比例是比自己想的低,但也要比考举人高。相对来说,两人的希望还是挺大的。

  在蓬莱待了五天后,两兄弟找了一艘路过的商船,付了船资,启程赶赴天津。他们没有和蓬莱的朋友一块北上,因为蓬莱的那帮朋友如今气息很不好,开口闭口就要显示优越感,与他们待在一起感觉很是不好。

  乘坐的船是从南直松江府过来的,上了船后,他们发现船上还有十几个从南直过来的士子。不用想,这帮人肯定也是北上参考的。

  大家都是读书人,共处一艘船,待着待着就开始聊了起来。在听说王家两兄弟有秀才功名后,这帮人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有秀才功名,就可以免试入师范。哪像他们,即使想上师范也得通过考试才能上。

  合着你们连秀才都不是?哪跑着北京去干嘛?你们这样式的能考个好大学?王氏兄弟真想吐槽几句。

  听来听去,这帮人都是从绍兴来的。他们中有人是给人做幕僚,也有人正准备去给人做幕僚和书吏。在听说北京那边的大学,入学门槛相当低以后,便约到一起组团到北京考大学。在船上这帮人兴致相当高,都说朝廷开大学好,不然像他们这样的人,哪来的机会入朝为官?哪怕这次只考上师范,他们也觉的不吃亏,好歹也有碗朝饭吃不是?

  这都是帮什么人?越听王家兄弟的心里越气愤。就是你们这帮饥不择食的人,将考大学的行情都搅坏了。没你们这帮饿狼,我们兄弟考大学哪有这么难?

  山东虽然文教盛行,可到底条件要比江浙一带差,读书人的比例没有江浙高,所以当地的读书人谋活路不是太难,没多少去当文吏、帮闲的。他们哪怕是读书不成,到乡间当个乡绅、里正、土财主混碗饭也行。江浙一带就没这条件,读书人没有功名,就得找活路,就得给人当帮闲。即使有个秀才功名,他们也得有活干才能维持生活。

  做幕僚、帮闲不是容易事,他们的人生就得依附在雇主身上,人格尊严之类的就别想了。当然这玩意做的好了,还是挺有前途的,有些高级官僚身边的幕僚、师爷出去的时候,相当威风,底下的官员见了无不巴结奉承。话说回来,有多少高级官员会随便找幕僚?做这工作,同样拼的是关系,没有关系你就只能给知县之类的小官当使唤。有时候小官的使唤都做不了,很多职业幕僚刚入职的时候,都是从外围不拿工资的宾客干起的。所谓宾客,说白了就是不拿工资跟在官僚身边当免费劳动力,混白食的。运气好能熬出头,运气不好一辈子也只是个混白食的,收入根本没保障!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