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4章 人家官府是真心实意为山里人找出产啊!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战乱山里虽然受了影响,不过好歹全家老少大部分还是活了下来。朝廷光复后,山区也随之恢复了正常秩序。康应元本以为,接下来的生活会和以前没啥大的区别。最多也就是山里的匪乱会少一些而已,除此之外还能有啥变化?山里人,没啥大指望,人老五辈不都是艰难的求活?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完全出乎了康应元的想象。匪乱在光复后的一两年时间里,就被彻底清剿干净。官府在剿匪上下的功夫,真是前所未有。进山的剿匪部队,一个山坳一个山坳转,无论是多偏僻多险峻的山寨和匪巢都不放过。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是在一段时间里,官府将进山剿匪作为常态化的工作来对待。

  从前在山里,一年半载见不到官府的人都是常态,除非是要征税。匪乱自然是除不尽的。而自从光复后,山里除了能经常见到官兵外,衙门里的吏人也时常能碰见。关键是这些吏人,并不是为了征税,而是来做什么统计的活计。他们最多也就是在山户人家吃只鸡而已。有的吏人还讲究着不行,走的时候会放几张票子。

  好几批吏人做完统计后,就有人挨家挨户的通知,说是要给大家分地。

  分地?咱山里哪来的地可分?闹到最后,康应元才知道,就是将一些林地分给大家而已。对于这种行为,山里的百姓大多数人以为这就是官府变相的勒苛百姓的勾当。山林地种庄稼能有什么产出?你分给大家,不迟早要收税吗?

  官府确实说是要收税,分到地的山户,四年以后会按实际出产,收一成的税。要是当年就收税,康应元等山户人家,肯定是不能接受的,但一听说四年以后,哪就可以先忍忍,到时候再看情况。

  分了地以后,官府的人又说大家最好都种成杜仲树,将来靠采胶生活。采的胶能卖出去吗?要是量少的话,还能有点销路,整个山里的人都种树采胶,卖给谁去?山户们本能的对官府产生了怀疑。

  像康应元,第一年的时候,就没怎么种树,只是将分给自家的一些老树拾掇了一下。到了采胶的时节,他抱着试试看看的态度,收了一些胶。不成想,这些胶全被人收走了,靠着地里的老树,当年他家就收了四两多银元。

  行情可以啊!不说别的,就说这些老树,一年的出产缴完全部的税,还能有点结余哪。于是第二年,康应元在自家的山林地里,又种了一百来颗树苗。在他看来,只要有第一年的行情,这事就不会亏。

  到了第二年,胶的价格还往上涨了涨,收入比第一年多了一些。这般时候,康应元就有些后悔了,为什么第一年的时候,不多种点树哪?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一年,他将家里所有的山林地都种上了杜仲。

  今年是他分到地的第四个年头,看着满山都是还不能采胶的小树,他真想给自己一个巴掌。人家行动的快的家庭,种下的小树已经能产胶了。而自家地里的胶树,最早也得明年才有收成。真是一步慢,步步慢!人家官府根本就不是惦记着那点税,人家是真心实意的为山里人好,在为山里人找出产啊。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