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讨教_予君天下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值、不修书,成日里出城骑马玩耍,可急坏了不少人。”两人所到之处,在旁指指点点的国子监属官和国子学学生皆不少,韩济倒是不甚在意,只是出言提醒袁隽。

  “圣上没有催我修书,祭酒大人、司业大人没有责我旷值,要他们急什么?”袁隽声音朗朗,又引了不少人侧目。

  “公主这番话颇有些‘仗势欺人’的味道。”

  “若不欺人,又怎让人知我所仗何势、势有多大?他日若一个不慎,就要得罪了安平身后之人,届时又该如何?呵!先生,安平这是在救人,行善积德。”

  韩济看着身前义正辞严的少女,无奈地笑,忽又见其转过身来郑重行礼:“先生,堂上见!”心道:这丫头,很难被欺负了!

  韩济今日讲的全是大楚与辽常年起摩擦的西北边地之事,袁隽清楚知道,这堂课就是为了讲给她听的,心里又对韩济能如此为达目的而手段频出起了些敬意。课毕,袁隽故意特别磨蹭,有些不想再听韩济旁敲侧击、循循善诱,怕一不小心就要着了道把事情应下来。忽闻一阵喧嚣,有人闯进崇志堂,大声喊着:“安平公主可在?文昌侯府任重,特来讨教学问。”

  堂内瞬时静了下来,韩济重又坐下。任重见韩济不走,率先行礼道:“韩先生好!任重可扰您讲学了?还望先生不要怪罪。”

  “无妨。已经散学,不过想瞧个热闹罢了。”韩济老神在在地看向袁隽。

  任重循着韩济视线看见了隐在角落处的袁隽,快步堵上前:“任重见过公主。”

  “你就是文昌侯家那个擅长术数的小子啊!”

  “公主怎知?”

  “听钱博士提起过,我曾与你姐姐同堂读书。”

  是了!任重想起,安平公主和他嫡姐曾经同在“公主学阁”伴读,教授术数的钱博士正是他的恩师。文昌侯府是个出了名于银钱数字没有半点概念的人家,商贾们都晓得京城的贵人中只这一家的钱最是好赚。因此,当钱博士在国子学授课时发现任重竟有术数天赋,曾经大为感慨。

  “问吧!我还有事,耽搁不得。”

  “公主听好了。春狩围猎,我家老头儿只捕鸡兔两种,同装一笼,清点之时,数得笼内鸡兔总头数二十有七、总脚数八十有六,问,鸡有多少?兔又有多少?”

  任重说完,在场之人都惊了,别人惊的是任重称他爹“我家老头儿”,袁隽惊的却是:你就拿这么个问题将我?太看不起人了!

  “公主不急,可慢慢算……”任重见袁隽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以为自己问得很不错,谁知话没说完,袁隽就冷冷地道:

  “鸡十一,兔十六。任重,擅长术数?呵,你是怎么哄钱博士的?”

  任重傻了眼,他知道自己的问题其实不难,但也得费些心思计算,若再加上自己在一旁插科打诨,让安平公主于众目睽睽之下红个脸也挺有趣。哪里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

  “公主怕不是以前刚巧算过吧!这题不算,再来……”众人听任重言辞,便知袁隽所答不错,暗惊于安平公主的术数能力。

  “你可别来了。换我问你答,如何?”

  “也好。”

  “城东酒肆王老汉、城西饼铺刘小儿同赴万通钱庄,均需借银一千两,借期十年,利钱八分。钱庄两种还法:其一,本钱按月均分,每月还本数额不变,再算上未还的本钱的月利;其二,按本利总和之数,平分至借期,每月还钱数额一致。问,王、刘二人该选哪种?钱庄掌柜能不能答应?”袁隽问完,堂内鸦雀无声,连韩济都认真心算起来,任重神情尤为凝重。

  片刻,袁隽摇摇头,无比清晰地叹了口气:“我说了还有正事,不便奉陪,你且慢慢算吧。”袁隽似傲视群雄的将军般走出了门,又高声补了一刀:“人还是得先知己知彼,而后才有所谓‘讨教’的资格。”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