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章:教导_战国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内,这就是「大同」;而其中黑马、白马、大马、小马等等又有差别,这就叫「小同」。

  由此他得出了“万物毕同”的结论,这样就把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都抽象地统一起来。

  说到「合同异论」,就不能不提惠子的《遍为万物说》,这是《合同异》论著的基础。

  据说当时在惠施与诸辩才于树底下高谈阔论时,有一名叫做「黄缭」的辩者曾提出一个问题,询问惠施「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

  惠施不假思索予以解答,且事后将这段回答记录下来,即《遍为万物说》。

  事后惠施将这篇论著派人送往挚友庄子手中,美其名曰求斧正,实际无非就是向向庄子炫耀一下。

  谁让惠施这位“辩遍天下无敌手”的辩者,却始终在庄子面前屡屡吃瘪,几乎没有取胜的时候呢?

  庄子在收到惠施的《遍为万物说》后,去除糟粕,将惠子的十个命题保留了下来,即《历物十事》,记载于庄子所著的《天下篇》。

  《历物十事》包括:

  其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大到极点的东西已无外围可言,称之为‘大一’;小到极点的东西已无所包容,称之为‘小一’。)

  其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其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其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太阳刚刚正中就同时开始偏斜,各种物类刚刚产生就同时意味着已走向死亡。)

  其五: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其六:南方无穷而有穷。

  其七:今日适越而昔来。

  今天到越国去又可以说成是昨天来到了越国。

  其八:连环可解也。

  连环本不可解但又可说是无时无刻不在销解。

  其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我知道天下的中心部位,可以说是在燕国的北边也可说是在越国的南方。

  其十: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广泛地爱护各种物类,因为天地间本来就是没有区别的整体。

  名家的「名」,就是指概念。

  比如说「正午」,它就是一个概念,当人报辰人喊出“正午了”这话时,其实就已经是下午了。

  而接生婆喊出“孩子出生了”的时候,这个婴儿其实已经在死亡了。

  相比较晦深的道家思想,名家的学论让庄子的弟子们感觉有趣,因为名家有许多有意思的辩论命题。

  于是在庄子当日授业之后,诸子仍感觉意犹未尽,便在院内相互讨论,讨论名家提出的这些有趣的命题。

  而让庄子颇感惊讶的是,他的弟子蒙仲似乎真的能理解惠子的《历物十事》的十个命题。

  『世上果然有如此聪慧之人么?』

  纵使是庄子,心中亦忍不住暗暗咋舌道。

  而在旁的乐进甚至惊呼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