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章:前往赵国_战国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惊讶,尤其是蒙仲能忍住自己的“痛快”而放弃亲手杀死滕虎。

  就在庄子犹豫时,惠盎劝道:“夫子,晚辈以为,似阿仲这些年轻人,应当趁着年轻出去闯荡,增涨些见识,一家之言,怎么及得上百家之言呢?”

  庄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转头问蒙仲道:“阿仲,你怎么认为?”

  蒙仲当然想到赵国去看看瞧瞧,闻言小心翼翼地说道:“倘若夫子允许的话……”

  庄子点点头说道:“出去见识见识也好。”

  见此,惠盎高兴地说道:“既然如此,晚辈便立刻写信给李史大夫,请他前往赵国时,到景亳这边转一圈。”

  次日,趁着等待士大夫李史的时候,蒙仲遵从族内的意思,将义兄惠盎请到了乡邑,由宗主蒙箪率领族人设宴盛情款待这位他宋国的治国谋臣。

  在筵席中,宗主蒙箪与长老蒙荐、蒙羑等人,亦得知了惠盎的来意,一边感慨蒙仲运气不浅,一边暗自思量。

  至于思量什么,自然就是“迁族”。

  当然,这里所说的迁族,并不是说将族人全部迁到别的国家去,而是指迁一部分族人,也就是所谓的狡兔三窟——倘若宋国这边因为战争而导致家族面临倾覆的危险,蒙氏一族还能投奔别的国家,这样就不至于让整个家族都因此覆亡。

  而赵国,在蒙箪、蒙荐、蒙羑等人看来,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首先,赵国是宋国的盟国,纵使他蒙氏一族将一部分族人迁到赵国,宋王也不至于会开罪他们——当然,前提是有正当的理由。

  其次,赵国是现如今冉冉升起的强国,虽说世人仍普遍觉得当世最强的国家乃是齐国与秦国,可又有几人知晓,赵国在约十年前曾干涉秦国的王储之争,逼迫秦国在秦武王嬴荡过世后,迎接曾在燕国作为质子的嬴稷为君,即如今的秦王稷。

  就连齐国,亦不敢与赵国交恶。

  总而言之,若他蒙氏一族能在赵国立足,甚至得到一块封邑,蒙氏一族日后的路自然就会更宽。

  回到自己家中后,蒙仲在用饭时,将这件事告诉了母亲葛氏与妹妹蒙嬿。

  一听到兄长又要出远门,蒙嬿担心而不舍地说道:“阿兄,你才回家两个月,又要出门吗?能不能别去啊?”

  “嬿儿。”葛氏打断了蒙嬿的话,旋即对蒙仲说道:“为娘认为夫子与惠大夫说得对,若有机会,男儿自当出去闯荡,只是听仲儿你说,赵国那边正在打仗……”

  见此,蒙仲便解释道:“娘,孩儿时作为护送李史大人的一名卫士前往赵国,又不算是赵国的兵卒,赵国打不打仗,跟孩儿有什么关系?”

  听到这话,葛氏这才释怀,连连点头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正说着,忽然院子里传来了长老蒙荐的声音:“阿仲,仲儿?宗主来了。”

  听闻此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