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升官,逆天的职位_大唐盗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夫正有事相请呢”

  杜荷正欲说话。

  一旁的杜如晦“哼哼”的说道:“玄龄,跟这子客气什么……下了朝后来一趟尚书省,有事问你。”

  杜荷暗自翻了个白眼,心底诽谤:“你是我老子,说什么都成”也知房玄龄、杜如晦找他真有事情商议,应了下来。

  随着早朝的时间逼近,偏殿里的官员也越聚越多。

  就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只听“咚”的一声,宣布早朝的金锣声响起。

  偏殿里所有的大臣听到声响,峨冠博带,整衣列队,进了大殿。

  一干朝臣有序的跪坐在位子上,待众人坐定。李世民穿着一身华丽的龙袍,一脸威严的来到了堂上。

  早朝也因李世民的到来,正式开始。

  这早朝以商议国事为主,开始也没有杜荷什么事情,只是现在一边旁听,听着大唐最近的局势动向。

  因为这几年大唐连连动武,动了两次十万以上的大规模军团作战,使得唐朝经济、粮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经济依靠着丝绸之路,以渐渐复苏,但在粮食储备上却显得有些不足,分布在大唐各处的知名粮仓都存在空仓的现象。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讯息。

  粮食是国家资源,一日不可或缺。

  储备粮食,正是为了防止突意外。就如突的战事,突的灾难,这些都需要用上粮食,而且需求不低。

  一但战事、灾难来临,一个国家拿不出储蓄的粮食,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民变。

  大唐粮仓的空仓,正是缺粮的危险讯息,是不可不解决的长远问题。

  满朝文武针对这一点议论纷纷,但大多都是一些解决当前问题的死办法。

  比如魏征的提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确实少粮,但大唐百姓富足,家家皆有余粮,可以收购来以防万一。

  这个办法古时候也有,成效非常好,可只能指标,不能治本。能够填满粮仓,却不能增加粮食的产量。一但战事来临,同样的情况将会再次生。

  大唐想要征战四方,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物资力量作为后盾,很显然现在的唐朝,没有这个力量。

  只因杨广的败家之故,而今的唐朝虽然富强,但在人口上明显的不足,经济物资难以飞上升。

  杜荷听着群臣的商议也为此事感到烦心,心道:“早知道在后世就应该好好的研究一下杂交水稻的形成,这样就不用愁没有粮食了。”

  针对这粮食一事,满朝文武商议了整整一个多时辰,想到的办法不少,但真正能够改变长远的主意却始终没有。

  李世民也知今日继续商议下去也得不到满意的答案,遂道:“关于如何增产粮食,诸位爱卿回去好好的想一想。此事关系我大唐千秋万世,不可马虎。”

  殿下群臣齐声说是。

  李世民接着笑道:“最后散朝之前,朕要当众嘉奖一位爱卿,他为我大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