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真性情_大唐盗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爷子,他实难想象未来的日子,应该如何。

  治理江南事关重大,将影响到大唐未来数年的政策走向。

  房玄龄、杜如晦下了朝后也一直在等杜荷。

  他们两人人老成精,在朝堂上听李世民任命杜荷为尚书省员外郎以后,便知开发江南,大有可为,也打算将重心放在江南上,想从杜荷口中打听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听杜荷到来,各自面上一喜,让人请他入内。

  来到大殿,杜荷也不算是外人,双方见面也没有客套,房杜二人直接问起了江南的事情。

  房玄龄还客气几句。

  杜如晦则摆起了老爷子的架势,让杜荷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

  开发江南是一等一的大事,即便是李世民作为皇帝也不能一句话而决定,但能够将尚书省这六部之首牵扯进来,说服大唐的左右相,成功率将会大大增加。杜荷这时也不溃余力的将自己的想法意图与江南的好处告诉两人。

  房玄龄、杜如晦与李世民一般,都是那种接受能力强,才智高绝之辈,杜荷说的他们未必能够全部理解,但大致上的意义,江南的好处却听的一清二楚,眼中也各自放着光彩。

  杜如晦擅断,略作沉吟,便以有了决定道:“我看这开发海上丝绸之路可行,国情不一,需求自然不一。海外的国家一定有我大唐需要的东西,反之我大唐也一定有海外国家需要的东西。丝绸之路,便是前车之鉴,商人愿意不远万里,步行而来,便没有理由不选择方便的航运。至于两季水稻,却闻所未闻,想要让人信服,并不容易。”

  房玄龄多谋,只是微微一笑,也有了对策道:“这个容易,现在江南第一季水稻已经种植下去了。我们可以选择一地作为试验,只要年底试验成功,来年便可大规模的生产。”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显然已经认同了杜荷开发江南的提议。

  房玄龄道:“杜贤侄,回去将此事好好的规划,写成奏章,择日上奏。此事关系我大唐的未来的经济、农业走向,不可大意。”

  杜荷自信一笑,表示明白。此事他早已有了副案,表现的信心十足。

  目送杜荷离去,房玄龄一脸羡慕,打趣道:“虎父无犬子,我看此子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至少,你我远远比不了。”

  杜如晦却心事重重的叹了口气道:“唉,荷儿表现过于耀眼,对他来说,也不知是祸是福。”

  “你担心他锋芒毕露,成为众矢之的?”房玄龄听了杜如晦的叹息,立刻明白了老友的担心和顾虑,笑道:“我却觉得锋芒毕露,要比韬光隐晦更加高明……两个人,两个都有惊世干略的人:其中一个真性情,不畏强权,做事只依仗原则,只要认为自己无错,则不向任何人低头,更不怕得罪人。另一个韬光隐晦,明明有惊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