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六章 一败涂地_大唐盗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兰亭集序》相送,也无不可。”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若有若无的往杜荷身上一瞟。

  杜荷恍然,上前道:“杜荷愿意一试……”

  虞世南也知好友的心思,让人准备了笔墨纸砚。

  杜荷提笔蘸墨,深吸口气,整个人进入无我之境,天上地下所有东西都化为虚无,唯有一人一纸一笔。

  笔落纸上,没有一点犹豫,龙飞凤舞,一笔一划,以时分心力来写,如刀削如斧凿。

  收笔时,云淡风轻,不留一点痕迹。

  “智永,书法大家,书圣羲之七世孙也,闭门习书三十年,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贞观十四年,永往长安,吴王恪与杜荷封皇命来虞公府求画……”

  杜荷依照古代赋的格式,应景随手做了一篇赋。他随xìng而做,虽比不上那些千古名句,但也可圈可点,况且赋在于字,而不在于本身。

  杜荷自信的将作品交给了智永,此时此刻他作为一个主人,对于自己的作品,抱有十成的信心。他不敢说在笔法笔力上比得上王羲之这位书圣,但在字体的结构、雄伟上相信不会逊色多少。毕竟杜体字的精髓就在于气概凛然,端庄雄伟。

  王羲之的真迹,他也曾看过,笔力苍劲,无与伦比,一笔一划,几乎达到完美之境,可不论是行书、楷书还是草书都没有承传于颜体字的杜体字霸道,刚硬,在气概凛然,端庄雄伟上要逊色一筹。

  智永聚精会神的看着杜荷的作品,眼中无喜无悲,并无他人得到杜荷字迹的那种喜悦之情,端详了许久,轻轻的吹干了墨迹,将宣纸卷起道:“三天,这字我收下了,《兰亭集序》只借三天。”说着,他对辩才道:“将《兰亭集序》拿来……”

  杜荷默然不语,心中暗自不满。为了一比《兰亭集序》,他几乎挥出了自己所有的实力,换回来的却仅仅只是三天。

  这个成绩,无论如何都是他不能够接受的。

  人皆有傲气,尤其是在自己的专长上面。

  书法,是他的所长之如今却让智永如此轻视,实在让他心头窝火。

  不过杜荷并不是那种无头无脑的嫩头青,心中不快,却没有在脸上表达,只是在一旁站着,将一切交给了李恪来处理。

  这时辩才已经从包袱中取出了一个长方形,古色古香的檀木匣子,交给了智永。

  李恪笑着上前,双手高高举起,以隆重的架势,从智永手中接过木匣,沉声道:“谢大师慷慨,三日之后,李恪必将《兰亭集序》原物归还。”

  李恪、杜荷走出了虞府。

  出了府外,李恪突然顿住脚步,解开了檀木匣子外边的一圈红绳,打开盖子,拿出了一副卷在一起的书卷,甩手抛给了杜荷。

  杜荷一惊,忙伸手接住,低呼道:“殿下,你这是做什么?”

  李恪道:“不是想看看吗?看看自己到底输在哪儿?反正父皇期盼了多年,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再说了,若不是妹婿你,凭我这猫爪子几下,连毛都换不来。”说着还眨了眨,露出了一个保密的笑容。

  杜荷点了点头,迫不及待打开了手中这卷号称天下第一的书法卷轴,瞄了一眼之后:他知道在这位书圣面前,自己的字是一败涂地。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