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撤军……对决_大唐盗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荷淡然的听着,胜负已定。

  契苾何力的死,自然是假的。死去的人,不过是前些日子抓来的俘虏,杜荷从其中找到一个脸型肤色与契苾何力大致想象的人物,交给了李雪雁,让她将俘虏打扮成契苾何力的模样,然后再将俘虏的脑袋砍下来。

  李雪雁的易容术巧夺天工,经过他伪装的俘虏,跟契苾何力几乎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大到样式脸型,小到发型黑痣,无不一模一样,别说是杜荷认不出来,就算是契苾何力本人,也觉得自己这是在照镜子。

  编了这么一个感人的故事,侯君集、大度设在不上当,就没有天理了。

  杜荷找到了李绩,表示出了进攻之意。

  这也是杜荷与李绩商议时,决定采用的战术。他们打算一战而胜,但为了能够让薛延陀,让大度设一往无前的踏进他们的陷阱,还需要做最后的努力。

  粮草没了,怎么办?

  撤,这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唐军撤,薛延陀就会追吗?

  肯定不会。

  因为唐军还有十日粮食,现在的唐军还是拥有一战之力的,大度设没有傻到在这种情况下与唐军速战速决。关键的问题在于,唐军不能撤,而薛延陀可以不追,已经完全的占据了战局的主动。

  原因何在?

  李绩、杜荷率领的这支唐军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破敌,而是钳制薛延陀的十万主力大军。一但李绩、杜荷撤退,也就意味着这十万主力大军腾出了手脚,可以正大光明的去收拾余下的四路唐军了。

  故而李绩一但撤军,直接会导致此次征讨薛延陀的失败。

  撤不得,唯一的办法就是攻了,只要能够在十日之内战胜薛延陀,取了薛延陀的牛羊物资,那一切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所以除了逃,战也是一种办法。当然唐军必须在有限的几日之内取得胜利。

  若不能取胜,粮草告急,那等候的就是失败了。

  唐军不愿意坐以待毙,更不愿意就这样撤退,致使唐朝的北伐大军,全军溃败。

  在李绩的亲自带领之下,近八万唐军勇士,针对薛延陀展开了疯狂的攻势。

  如果指挥的是侯君集,李绩断然不敢如此冒险,可是大度设就另当别论了。

  大度设指挥三军作战的能力与侯君集相差远远不止一个档次,也无法与李绩相比。

  面对李绩的猛攻,大度设显得束手束脚,完全施展不开。

  大度设最初还有对攻几战的意思,到最后只能被动的防守了。

  大度设心中生怒,却不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是遇上了誓死一战,加持了各种属性力量的唐军。

  不知疲倦,不知生死的血战了六日。唐军终于退了,作为攻击的一方,在付出比守军更少的伤亡情况之下,缓缓的选择了退去。

  唐军撤了,撤的极为迅捷。

  没有粮草,速战不得,自然要退。

  强撑,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