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饮马黄河,直取长安”_大唐盗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唐共同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利益,才能最大限度的将利益最大化。只凭唐朝在这里一方使劲用力,取得的成功是有限的。

  杜荷也因而对于自己的这份工作,非常的上心。以迎接大使的身份,领着各国使节往返于能够彰显大唐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地方。

  雄伟的万里长城,最富饶的长安东西市,还有东西方的交流通道丝绸之路,以及大唐王朝的军营。

  万里长城是不朽的杰作,长安东西市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市场,丝绸之路历史悠久而繁华,唐朝劲旅,更是纵横四夷,攻无不克。

  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文化实力,无不是世界第一。

  各国使者就如井底之蛙,南方夜郎,在一阵阵的惊叹中,了解意识道大唐的强盛,每一个人都不敢再以国与国对等的地位与唐朝相称。便是西方最强的阿拉伯帝国,也视大唐为兄,自己为弟。

  对于共同开创海上丝绸之路的提议,也无人怀有异议。唐朝如此的强盛,与唐朝通商,对于他们来说那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正如当初杜荷所说的一样,未来的局势必将从航海而起。海运会渐渐的取代陆路,成为大势所趋的必然。

  只有亲自体验过的人,才会明白,海运是如何的快捷,如何的方便,如何的节省时间。

  自各国推广海运之后,通往长安的商船,即源源不断。各种从西方来的物品,从江南流入中原。中原的各类特产,也通过海上的丝绸之路流往西方。

  在这你来我往的交易中,就如陆路的丝绸之路一样,整个唐王朝仅是税收一样,即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量,正渐渐的赶上陆地上的丝绸之路。

  坐拥两条丝绸之路的大唐王朝,在双方巨额的交易量下,经济复苏之快,让人惊愕咋舌。

  辽东城!

  荣留王茫然的站在城头上,看著城中的百姓奋力抢救家中的财物,此时城中水深数尺,放眼望去,宛如一片河泽。他想起古人的话:“水火无情。”不禁佩服古代贤者的真知灼见。

  自从他离开平壤,离开了渊盖苏文的势力之外,只觉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他有足够的信心,拨乱反正,消灭渊盖苏文,成为高句丽名副其实的王。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切都在他的计算之外。

  渊盖苏文来的太快,根本不给他整备的时间。他倚靠老岳父手上的兵力,仓促应战,根本不是手握高句丽四分之三兵力的渊盖苏文的敌手,不到一年的时间,他麾下的兵马,节节败退,四方守军,相继战死,最终被困在了辽东城中,只能依仗城高墙厚的辽东城来抵御渊盖苏文的大军。

  若不是得到了唐朝暗中的物资支援,他们根本支持不到现在。

  荣留王细算了一下时间,整整半年。

  他们彼此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