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鬼城止损_我的剧组非人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集团也是再一次找李闲云谈入股的事。

  但李闲云还是那话:事先约定的百分之十随时可以,后面的暂时不急。

  第二个百分之十是定好的,蓝元集团随时可以投,但也因此不急。问题的关键还是后续第三个百分之十的追投。

  鬼城虽然已接近止损,但止损可不是追求。

  耗资三十亿的鬼城,就算一年能赚一个亿,投入回报比还是太低。

  按照正常的商业惯例,哪怕是百分之十的回报,也需要达到一年三个亿的收益,也就是一个月要三千万收入左右。

  从止损到三千万,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不过影视基地的运营成本是固定的,一旦止损,每增加一个游客,或者一个剧组,都可以算是净利润,所以增长曲线也是极高。

  今天李闲云就在办公室和姜正讨论着。

  “七月的日均游客五百二十人,东洛影视是算在上个月的,本月的正式剧组就三个,加商铺收益和其他收费服务总收入260万左右。”姜正跟李闲云说道。

  鬼城现在的基础开支提升到了270万左右。

  李闲云皱眉道:“过来的剧组还是太少了。”

  游客从三月的日均三百增长到了七月的日均五百,当月门票收入110万左右,主要还是满足商户需求,由于商铺半价,目前鬼城的收益核心还是剧组。

  但这次的几个剧组都是小剧组,连特效都没用多少,加服化道收益只有七十万。

  核心盈利点没有提升,也是没有达成盈利的一大因素。

  姜正摊手:“不是剧组少,是我们的影棚和演员依然不够满足需要。”

  一趟超英拍摄下来,积攒了不少的服化道,已可以解决服化道的供需问题。

  但是影棚和群演依然是瓶颈。

  而剧组和个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只要你还存在一个瓶颈,就会制约剧组到来的意愿。

  要知道许多剧组真正需要的不是景点,核心是影棚,如果我只能在你这儿拍一个景,然后就要转场,那就意味着成本提升,与其如此不如在别的地方找景。

  所以好的影城必然是可以让剧组尽可能多的使用这里的景点,减少转场带来的时间和交通成本的。

  这方面没起来,大剧组不满意配套,小剧组不需要特效,在关系户用完之后,也就导致了鬼城的剧组收益不升反降。

  归根结底,鬼城还是个半成品,硬件不足。

  李闲云问:“估计这些还要多久才能全面完成?”

  姜正道:“影棚的话,年底应该可以完成十个,剩下的肯定要等明年了。关键还是特约和群演,我们的剧组少,来了太多群演也找不到活儿。”

  事情经常是互相限制的。

  没有足够的配套,剧组不愿意来,而没有足够的剧组,演员也不愿意过来揽活。

  虽然鬼城给了补贴,但是群头心黑得很,把大头补贴都给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