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七十章 巨寇西行 大将南征_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柱山约莫位于大别山正东方位。

  不过大别山是一条大山脉,西北东南走向。

  天柱山对应大别山的东南角。

  如今雨水浇透了江淮之间,处处河沟水塘浑水满溢。

  大地泥泞不堪。

  山间除了有些洪积扇处可能有洪水泛滥,小溪间流水暴涨,山洪爆发外,也还有点优势对应于平地。

  即真正的大洪水淹没不了山头,而山上石头多,多少有个下脚的地方。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那么认为,如果是董良,他一定希望待在有石头的地方胜过平地,因为他实在是对会将人的鞋子都拽下来的烂泥深恶痛绝。

  雨带已经过去了,但是庐江郡境内的泛滥的大水还没有退去。

  似乎史书上并没有什么洪水的记载,但是对于郡县残破的江淮之间,水利废弛,和网密布,平地处于高山之下,天然的聚水处。

  河网里随便溢出来一些水流,就足以让这片本来就湿润的土地洪水泛滥。

  江淮之间似乎自古以来就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受难,再后又要因为地上黄河,不得已承接大量的排水任务,多灾多难,也令人慨叹。

  而如今将近七八万人在这天柱山下聚集,乌压压盖住水面,俗话说人一满万,无边无沿,人满十万,彻地连天。

  这虽然不到十万,但是离彻地连天也差不了多少了。

  这些人大多都是百姓,一群妇孺老弱。

  不知因何聚集在此,只看见高处有侍卫林立,挂三竿大旗,一个雷字,一个陈字,一个梅字。

  要说这是谁呢?

  不是别人正是如今横行在庐江之间劫掠的几名巨寇,雷绪、陈兰、梅乾。

  呵!梅乾,没钱......

  言归正传,这几个人的来历说来话长,原本乃是骷髅王袁术的部下。

  袁术死后,他们三人就举兵上万,在江淮之间劫掠为生,这庐江郡郡县残破。

  当然,庐江的郡县残破也不能全怪他们,骷髅王袁术也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这三人有兵马上万,虽然未必多么强,但是横行在江淮之间很少有人来啃这一块骨头。

  如今他们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扬州刺史刘馥的招揽,一个是卫将军刘备刘玄德的招揽。

  最终在孙乾的三寸不烂之舌下,他们决定,前往豫章,投奔刘备。

  这庐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可以说是风云变幻,令人目不暇接。

  原来的扬州刺史是严象。

  建安初年,因为才华很高擢拜尚书郎。兼有文武,荀彧作为督军、御史中丞,与严象一起讨伐袁术。袁术病死,拜扬州刺史,举孙权为茂才。

  看起来是曹操的人,还举荐了孙权,结果他被孙策任命的庐江太守李术杀了。

  然后曹操忙于官渡之战,没有功夫收拾这边的残局,于是就派了刘馥前来。

  刘馥是个能人,受命后,单枪匹马来到合肥空城,在那里建立了扬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