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四章 搞个单兵外骨骼玩玩?_模拟:大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发布这款电池。

  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发布电池,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个机会,将国内对于新能源的担忧彻底打破。

  而在两人聊着下一步计划的同时,实验室里,工程师们也已经完成了对硫硅电池的最后一次测试。

  测试结果做成报告的形式,投屏在了大屏幕上。

  “能量密度在980到1100之间,有一定的波动,但是大概率是制作工艺不成熟导致的差异,从平均波动来看应该算是成功了吧?”

  “嗯,我认为算是成功了。你看,这一批次的电池虽然性能有波动,但波动分布范围很窄,也不具有连续性,大概率是某一些独立的操作失误事件导致的性能下降,这在第一次试制过程中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

  “小刘,你去把4680电池的第一次试制结果报告拿过来对比一下,看看数据波动正不正常。”

  “组长,我投到旁边的屏幕上吧。”

  一边说着,那名叫小刘的研究员一边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几秒钟的功夫,另一份报告便以同步展示的方式投到了屏幕上。

  “嚯,4680的成组能量密度才240WH/KG?怎么搞的,我之前还觉得4680已经很先进了来着。”

  “这大概就是由奢入俭难吧。以前咱们搞电池都是搞什么啊?优化CTP,优化电芯堆叠方案、优化叠片工艺,甚至是对PACk进行材质优化,能有个20的提升就够发项目奖金了。”

  “现在呢?一下子从小三位数飚到四位数,再回头来看,还真是有点看不上的意思了。”

  “可不嘛……数据误差分布都差不多,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研究员们看完了分析报告对比,原本悬着的心终于定了下来。

  经过接近三周的努力,他们的工作终于算是要完成了。

  现在,只需要等待电芯和弹匣电池组系统结合,搬到新能源车上之后,就可以交给总技办进行发布了。

  他们暂时还不知道对方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布这块新的电池,不过每个人其实都已经收到了一些风声----或者说,从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中,猜到了一些端倪。

  “所以,这次电池直接上车,上面是打算直接测一把新电池到底能跑多远?”

  “没消息,不过我感觉应该是,毕竟这次官方搞电池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冲击油车----或者说冲击能源市场。”

  “你跟消费者去讲那些技术指标是没有用的啊,他们又听不懂,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车造出来,扔到他们面前让他们看看。”

  “听不懂什么叫密度、什么叫容量,但你总能看懂里程了吧?一个车能跑多远,需要充几次电,每次充电需要多久,这总够直观了吧?”

  “所以啊,在我们一开始启动项目的时候,总技办那边给我们定下来的目标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