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章 看不见的对抗_模拟:大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Srbija,贝尔格莱德,友谊纪念碑。

  腊梓柔再一次来到了这里,正如付媛跟她说的一样,这块纪念碑并没有被忘记。

  纪念碑前摆满了鲜花,数量甚至比纪念日还要多上许多,而前来致意的民众也络绎不绝,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一抹沉重的表情。

  这种沉重并非是因为最近的食品价格上涨导致的,天性乐观的他们虽然生活已经过得极为艰难,但在见证那支庞大的空中队伍在首都上空飞过之后,所有人又重新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他们的沉重,是因为一则在国际媒体上已经全面流传开来的消息。

  丑国位于地中海的杜鲁门航母编队,在两天之前已经开始了对Srbija的全面侦查活动,其中SR-71侦察机已经完成了十多个架次的抵近侦查,Srbija及首都附近的防空系统已经全面暴露在对方的视线当中。

  更令民众感到不安的是,从报道中释放的信号来看,丑国这一次的行动还不仅仅是侦查那么简单,某架B-2轰炸机已经从盟国机场起飞,此刻说不定已经悬浮在自己的头顶,随时有可能从万米高空上,投下那颗致命的导弹。

  这让他们回想起了二十年前的那一场惨痛的回忆。

  1999年3月24日,在没有得到任何UN批准的情况下下,时任百约秘书长的哈维尔宣布,对当时的Yugoslavia发动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

  在接下来的78天里,Yugoslavia遭到了世界上最强大军事联盟的狂轰滥炸,百约19个成员国中有13个参与了空袭,其余6国全程参与后勤保障。

  那一次的空袭造成了Yugoslavia两千五百多人死亡,近100万人流离失所,贝尔格莱德3岁的小女孩米莉察被弹片击中丧生,用鲜血揭示了百约的罪行。

  她的纪念碑,至今还被称为“悲伤之地”。

  更令人发指的是,在这次的轰炸中,对方使用了万枚贫铀弹,导致轰炸区癌症和白血病发病率激增,并对当地乃至整个欧洲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长期的灾难性影响。

  除此之外,那些已经被禁用的、对平民伤害极大的子母弹,则更不用多提了。

  在贝尔格莱德的郊区,至今还能偶尔发现当年落下、没有爆炸的子母弹。

  而犯下这些罪行的那个组织,他们理由却是为了解决所谓的“人道主义危机”。

  人道主义危机?

  还有什么样的行为,比轰炸平民和非军事单位更像一场人道主义危机?

  答案再明显不过,但这里的人民却无法争辩。

  在那个时候,坚定地站在Yugoslavia一边的国家并不多,华夏就是其中一个,也正是这样的支持,让那些毫无人性的敌人犯下了对华夏的罪行。

  1999年5月7日,华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