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1章 第 401 章_戏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上虽然很多庶吉士想选考御史,最终去留还是由吏部和各个衙署商量着决定,都察院就那么多个位置,不可能你说要来就给你来。

  要是在职官员敢这么一窝蜂选考都察院,回头说不准就得去排队等缺了。只要是好差事,朝廷多得是等着补位的人。

  可庶吉士不一样,庶吉士是朝廷花大力气选□□的优秀人才,职务安排自然是要比较慎重的,要么留在京中各衙署当京官,要么安排去各地的布政使司(开局就是省级地方官)。

  所以么,吏部这边也很照顾他们的意愿,既然这么多人想选考御史,那就都察院先选一轮,剩下的再另作安排。

  都察院算是头一回享受这样的好待遇,一时也不知是欣慰好还是欣慰好。

  御史其实也算是好差使,要是能考入都察院后竞争到巡按御史的职位,到了地方上走到哪都是要被人捧着的。

  但御史在京中就不那么好过了,朝中随便哪个都不是你能得罪的人,而你要干的却又是天天都要得罪人的活。

  你要是真是个逮着谁喷谁的愣头青,没几天你就下诏狱待着去了。

  其实下诏狱也不是什么大事,在朝为官的谁没去过几遭啊,出来还不都厚着脸皮继续干自己的活。要是想法能再升华一下,思路再放宽一点,不少人进去了还觉得自己是不畏权贵呢。

  关键是你进去了还能出来,那才有意义。

  你要是直接出不来了或者被撵出都察院流放去偏远之地,那你诏狱算是白进了,廷杖也算是白挨了!

  于是很多御史也得拜个山头,两边时常默契地打打配合:你想对谁下手只管交给我开喷,但是我是在为你冲锋陷阵,事后不管成不成你都不能不管我对吧?

  配合次数多了,对捞关系也就牢靠了。

  身居高位者爱惜后辈义务捞人的当然也是有的,不过这种情况下人家捞你是情分,人家不捞你你也不好说什么,给不了人安全感。

  所以说吧,没点情怀的人当御史容易变成祸害和走狗,全是情怀的人当御史则容易把自己赔进去,绝对不是许多年轻人的首选岗位。

  都察院过去也是不选年轻人的,年龄必须在三十岁以上,最好能有两任地方官经验。

  庶吉士入都察院是极少有的情况。

  左都御史闵圭也没有破格挑走太多庶吉士,一轮考核下来最终留下的只有戴铣和顾潜。

  王九思和文徵明都被留在翰林院熬资历。

  其他人各有各的前程。

  眼看马上又有熟人要去外地赴任了,文哥儿很有点激动,把人都找齐了一起来校对新报第一期的稿子,算是他们这批庶吉士在京师的最后一次团建了!

  王九思等人:“…………”

  也只有文哥儿干得出这样的事。

  他们能怎么办,只能跟着干活了。

  想到戴铣和顾潜初步实现了自己的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