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0章 沈为民的苦恼_回档2000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的父母都这样,一切都为孩子着想,想着给孩子最好的,吃的最好,用的最好,读最好的学校,要不是国人这样的思想,国内的房价一辈子都炒不上去。

  离开的时候,刘淑珍特意目送陆飞他们两口子离开,心头激动的不行。

  “你俩聊什么呢?那么开心。”回去的路上,童晓君好奇的问。

  “嗨,聊她女儿上学的事儿,想让我想办法给她女儿转学到市一中。”陆飞一边开车一边问。

  “市一中?那都是要考进去的。”童晓君说。

  “大部分是考进去的,也有一部分人是花钱,托关系送进去的。”陆飞笑着说。

  “你答应了?”

  “答应了。”

  “你认识人市一中的人?”

  “我认识个鬼的。”陆飞苦笑道:“除了当年我的几个老教师,其他的还真不认识。”

  “那你胡乱答应人家干什么。”

  “想办法呗,你要知道,你老公我是齐天大圣,无所不能的,嘿嘿。”

  “你就吹吧。”童晓君嗔怪的说道:“别到时候答应人家的做不到,你就等着丢人吧。”

  “丢不了人,放心。”陆飞哈哈道。

  说到教育商业化,陆飞知道自己该下手了,不然沈为民那边又该催了,自己从五月份答应他这个事儿,一直到现在也没落实,沈为民不急是不可能的。

  相比商铺的潜力,商住房的潜力才是最大的,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做生意,但所有家庭的孩子都要上学,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有条件的自然想要上好学校,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好学校,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可是郑源清这个人,油盐不进,沈为民又不让自己把他搞臭掉,这就让他很难办。

  教育商业化的事出台,别说郑源清,估计整个教育局,从上到下都会骂声一片,教育跟金钱挂钩,本身就是一种令人愤慨的事儿。

  但是没办法啊,不这么干城市怎么发展?靠那些企业带动,得等到猴年马月?别说现在,就是五年之后也带不动,这里不是大都市圈,光靠产业,带不动的。

  这个事他得从长计议……

  “最近外头有没有什么动静?”

  市政大楼办公室里,沈为民一边看着文件一边问邹秘书说道。

  “沈书记,你是问陆飞有没有动静吧?”邹秘书说道:“最近他的罐头厂倒是动静挺大的,开了两个月,上了一千多万的税,把我都吓一跳。”

  “我是真没想到,他能把恒隆那个厂子搞这么红火,比当年恒隆巅峰时候都不遑多让。”

  “这小子,浑身上下都是点子,盘活一个食品厂算什么。”沈为民摇了摇头,心中一直奇怪,陆飞怎么还不想办法呢?是不是不让他动郑源清,他就没别的招使了?还是故意给他拖着,忙着给自己挣钱去了?

  “对了书记,那个账本的事儿,我估计就是陆飞放出来的,要不要问问他?”邹秘书问道。

  听得这话沈为民皱了皱眉头说:“这是你该过问的事儿吗?做好你本职工作就行了。”

  沈为民看得有多通透,在账本照片上头条的时候他就知道渔港的事是陆飞一手搞起来的,目的估计就是为了夺下一个码头。

  杜家口虽然现在在一个叫杜霞的女人手里,但他知道,这中间还过了一手,就是陆飞的罐头厂,这不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

  至于那账本,百分百杜家口做假账的账本,他用膝盖也能想到,想要陆飞交出来是不可能的,因为这账本拿出来,倒的就是一个公司,陆飞不可能把一个刚到手的公司就给整垮的。

  所以,就算他明知道账本在陆飞手里,他也只能当不知道,去质问这个家伙,没什么意思的。

  “好的沈书记。”邹秘书尴尬的点了点头,然后又说:“我还要跟您汇报个事,人民路那边说资金不够了……”

  “行了行了。”沈为民头疼的说道:“就知道跟我汇报,有什么用?没钱,让他们想办法,该拖的先拖一拖。”

  沈为民的大体方向是很好的,先修路,城市建设都是从交通便捷开始的,但是修路真特娘的贵,一公里就要好几百万,烧钱跟烧冥币差不多。

  反正现在一提到钱,他就头大,一个字,烦!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