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二章 实力对比_三国旌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观袁绍这边,只有躲过一劫的田丰,还有郭图、辛评等人,武将也只有文丑、张颌、高览等人,而且兵力只有八万,只是稍稍超过联军,大多数还都是新招募的兵卒,但是,袁绍的实际实力要超过李重和曹操的联军。

  同样,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来分析双方的实力,先说天时,此时正是冬季,,毫无疑问,袁绍占据绝对的上风,李重还好一些,曹操有不少扬州的兵卒,对寒冷的天气极不适应,战斗力下降的很快,甚至有爆发伤寒疾病的可能。

  再说地利,同样是袁绍占据上风,别看李重和曹操是防守一方,但袁绍可以攻击的路线很多,而且曹操的粮道很长,是个极大的隐患。

  最后就是人和,没有任何悬念,袁绍完爆李重加曹操的组合。

  不管曹操和李重之间怎么信任,怎么相互配合,也远远赶不上自成一家的袁绍,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接下来的几天,袁绍试探性的发起几次攻击,轮番冲击李重和曹操的战线,试探二人的虚实。

  几次小规模的战斗,李重和曹操占据地利,以微弱的优势击退了袁绍的进攻。

  经过短暂的试探,袁绍和曹操立即展开激烈的战斗,而李重这边则要安静的多,几乎就是隔河对峙的景象,而李重未出一兵一卒援助曹操,曹操也没有向李重求救的意思。

  李重和曹操的矛盾一时间暴露无遗。

  这不是李重出尔反尔,不出兵帮助曹操,实际上曹操非常清楚,李重能出兵牵制袁绍,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说就实话,李重一点也不希望帮助曹操打败袁绍,反过来也一样,他也不希望袁绍打败曹操,最好是两个人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最后同归于尽。

  当然,这种没好的愿望几乎不可能实现,但是李重还有一个地方占据绝对优势,那就是曹操和袁绍一定不会采用僵持战略,双发都希望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当然李重是不希望的。

  双方打的时间越长,就相当于给李重留下越长的时间发展,而对袁绍和曹操来说,则完全不一样。

  曹操迫切的想要尽快击败袁绍,因为和袁绍僵持的时间越长,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所受到的损失就会恢复的越多,如果在界桥打上两年,那袁绍新招募的兵卒就都变成老兵了。

  袁绍同样也不希望和曹操在界桥僵持,如果双方打上三年五载,那么袁绍就相当于丢失可大半个冀州,外加青州的几个郡,这是货真价实的领土,袁绍还没天真到靠着谈判拿回来。

  这也是双方都没有烧掉界桥的主要原因,不然的话,只要烧掉了界桥,在短时间内,袁绍就不用追了,但曹操也就别想反攻了。

  所以,李重可以很舒服的看着曹操和袁绍展开惨烈的交锋,而自己则从容的休养生息。

  这完全就是运气使然,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这个道理曹操非常清楚,所以曹操才没有立即向李重求救,曹操相信,在将来的某一个时间,李重一定会加入战团的。

  请收藏:https://m.bq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